摘要:拥有25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以2023年收入计,亿级以上产品系列合计占产品销售收入的75.1%。
上个月直播解读海天味业的过程,加深了我对一些基本数据的印象,比如说:
海天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为中国调味品行业大单品数量最多的企业;
拥有25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以2023年收入计,亿级以上产品系列合计占产品销售收入的75.1%。
在阅读千禾味业年报的过程中,这些数据会自动在脑子里蹦出来,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海天和千禾根本就不是一个图层的选手。
一、千禾味业为什么不披露焦糖色的收入?
如下表所示,千禾味业在按产品对收入进行分类的时候,只提到了酱油和食醋,其中:
酱油收入19.63亿元;
食醋收入3.70亿元;
两者合计为23.33亿元。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千禾味业2024年的总收入为30.73亿元,那么这剩下的7.4亿元的收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产品的收入超过了食醋的收入,但是千禾味业却选择不披露呢?
虽然千禾味业没有在收入中列示焦糖色的收入,但是我们可以从参控股公司里找到这些数据。
千禾味业的子公司柳州恒泰和潍坊恒泰,主要生产、销售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2024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2.38亿元。
千禾味业以0添加为卖点卖酱油,消费者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要是大家知道其实千禾味业一直以来都在售卖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那么,千禾的0添加产品的销售会不会受到影响,这还真不好说。
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怕就怕民众不管真相是什么,舆情汹汹;因此,千禾味业在年报里弱化焦糖色的存在,似乎是合理的。
如前所述,2024年千禾酱油食醋以外的产品收入为7.4亿元,去掉食品添加剂2个多亿的收入,剩下的约5个亿的收入,是哪些产品贡献的呢?
剩下的是料酒、蚝油、复合调味料等调味品。
可能这些产品的收入规模太小,不触及披露条件,就跟2个多亿的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一样,可披露可不披露,所以就选择了不披露。
二、为什么2024年千禾味业收入下滑
如下表所示,2024年千禾味业酱油、食醋和其他产品的收入都是下滑的,并且酱油收入不到20个亿,食醋收入不到4个亿。
海天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拥有25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海天味业只卖大单品的收入,远超千禾味业酱油食醋收入的和。
所以说千禾和海天完全不是一个图层的选手,且海天味业2024年的营业收入较2023年增长了23个亿,而千禾味业2024年的酱油食醋收入合计只有23个亿。
2024年,海天味业又长出来一个千禾味业。
并且,规模小不代表有想象空间;规模大不代表没有了成长性。
如下图所示,在2022年0添加剂事件之前,海天味业每年的收入增量,比千禾味业一整年酱油食醋的销售额还要多;2024年,海天味业又重回增长渠道,千禾味业收入下滑。
至于千禾味业收入下滑,这跟公司经销商数据下降有明显的关系;我们先从千禾味业经销收入增长说起。
⒈千禾味业经销收入增长阶段
千禾味业的经销收入突飞猛进是从2022年第四季度,也就是辛吉飞高喊“科技与狠活”、海天被爆国内外添加剂添加标准不同,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2022年第三季度,千禾经销收入36209.21万元;
2023年第四季度,千禾经销收入58316.71万元。
增长幅度为61.05%。
千禾经销收入快速增长,与其快速增长的经销商数量密切相关;
如下图所示,截至2024第一季度末,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达到了3356家;而在两年前,也就是添加剂风波之前的2022年3月底,该数值为1899家。
⒉千禾味业经销收入开始下滑
如下图所示,2024年三季度起,千禾味业经销商数量开始下滑;与此同时,去年的2、3季度,千禾味业的经销收入明显下滑,这也是2024年千禾味业收入下滑的重要原因。
那么,去年千禾2、3季度收入下滑,是因为行业环境不好吗?
但是去年海天味业每个季度的收入都高于2023年,且二、三季度的收入都超过了60亿元;
行情好的时候,业绩好都是因为我自己的能力;行业不好的时候,业绩差都是外部的原因。这样解释并不合理,但这是很多人的思维惯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千禾味业和海天味业目前的销售渠道都以经销为主,但是两家公司的经销商质量有明显差距。
海天味业年度销售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贡献了40%以上的收入;我们按2024年的收入269亿计算,40%的收入为108亿元;
截至去年9月底,海天味业共有6722家经销商,合作超过5年的经销商数量超过3000家,贡献的收入超过60%。
60%的收入约为160亿元,按3000家测算,平均每位经销商贡献的收入超过了500万。
去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的经销收入为180亿元,按6722家经销商测算,则每位经销商贡献的收入约为180万。
根据年报数据和经营数据,我们能测算出千禾味业单个经销商的收入,高峰时期只有26万,去年2、3季度,下滑到了14万。
经销模式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是向经销商分钱;只有经销商赚到了钱,它才会卖你的产品。
千禾跟海天经销商的数量变化会告诉我们很多,即:
千禾2年时间里增加了大约1000家经销商,但是2024年下半年起经销商数量开始减少;
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在经历了2022年、2023年的下滑之后,2024年又恢复了增长。
我在去年5月份的文章里写的那段话,放在今天同样不违和,就以此结尾吧:
海天味业有很多问题。
比如,2023年年报里流露出来的形式主义和阴阳怪气,比如它的傲慢,它应对效率的迟缓,等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海天依旧是一家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
千禾味业有它做的好的地方。
比如,它应对的高效,它在年报里体现出来的干练。
但是,它的产品真的有市场无懈可击吗?它的经销商能够持续赚到钱吗?这些都有待时间检验。
来源:小北读财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