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34分钟,申花打破僵局。陈晋一左路传中,大连球员廖锦涛解围失误,球直接落到特谢拉脚下,后者冷静低射近角破门。第38分钟,申花扩大优势。吴曦中场长传,大连门将隋维杰出击失误,米内罗头球顶向空门,18岁小将刘诚宇跟进推射得手,连续3场比赛进球。
5月17日中超第13轮,上海申花客场3-0击败大连英博,取得联赛三连胜。比赛关键节点如下:
第34分钟,申花打破僵局。陈晋一左路传中,大连球员廖锦涛解围失误,球直接落到特谢拉脚下,后者冷静低射近角破门。第38分钟,申花扩大优势。吴曦中场长传,大连门将隋维杰出击失误,米内罗头球顶向空门,18岁小将刘诚宇跟进推射得手,连续3场比赛进球。
第52分钟,申花锁定胜局。吴曦再次送出精准长传,米内罗单刀突入禁区低射远角破门,连续3场完成传射(进球+助攻)。第55分钟,大连外援马莱莱破门因越位被取消。争议判罚,第12分钟,刘诚宇禁区内手球,裁判经VAR确认判定为无意触球,未判点球。大连门将隋维杰两次出击失误直接导致失球,但第78分钟神扑化解杨泽翔近距离补射;申花门将薛庆浩则多次救险,包括扑出马莱莱的单刀。大连主场涌入61,135名球迷,创本赛季中超上座第三高,中场休息时播放刀郎歌曲引发全场高潮。
申花凭借高效反击(全场5次射正进3球)和对手失误拿下胜利,继续领跑积分榜;大连虽主场气势如虹,但年轻球员经验不足、防线失误频发导致败局。
沪媒(上海本地媒体)记者甘慧指出:“申花顶住对手开场猛攻后,迅速掌控比赛节奏,特谢拉的进球稳定了军心。” 沪媒认为,申花开场前30分钟被大连英博的高位逼抢压制,但通过中场调整和球员经验顶住压力。特谢拉第34分钟的进球不仅打破僵局,更让全队心态趋于平稳,后续刘诚宇、米内罗的连续破门则展现了申花反击效率的优势。
晋媒(以战术分析见长的媒体)媒体人敖铭评价:“大连英博个别球员水平仍停留在中甲,三中卫体系暴露防守漏洞。” 晋媒聚焦大连英博的战术问题,指出其三中卫体系对球员能力要求极高,但大连球员出球能力和防守意识不足。例如,廖锦涛解围失误直接导致丢球,边翼卫毛伟杰、吕焯毅攻防失衡,这些问题在中超级别的对抗中被放大。
京媒(北京媒体,侧重宏观分析)解说员徐阳总结:“两队差距在于经验,大连年轻球员体能分配和关键机会把握不足。” 京媒强调,大连英博虽拼劲十足,但年轻球员在久攻不下时出现急躁情绪,体能下降后中场失控。反观申花,吴曦、于汉超等老将利用节奏变化和反击效率,在关键时段连进两球,体现了老牌强队的成熟度。
川媒(四川媒体,关注细节)评论提到:“申花板凳深度碾压对手,替补球员登场后仍能制造威胁。” 川媒注意到,申花下半场换上杨泽翔、安德烈路易斯等替补后,依然保持高强度进攻,而大连英博换人效果有限。例如,于汉超替补登场后多次突破制造杀机,若非门将隋维杰神扑,比分可能进一步扩大。
疆媒(新疆媒体,聚焦裁判争议)报道提及:“大连禁区内疑似手球未判,VAR介入后维持原判。” 疆媒指出比赛第12分钟刘诚宇禁区内手球争议,裁判认为属无意触球未判点球。这一判罚引发大连球迷不满,但客观上未改变比赛走势,申花后续仍通过高效反击锁定胜局。
粤媒(广东媒体,强调数据对比)分析称:“申花进攻效率远超对手,大连防守失误直接送分。” 粤媒通过数据指出,申花全场仅5次射正即打入3球,而大连英博12次射门仅1次射正。大连的两次低级失误(廖锦涛解围失误、隋维杰出击失误)直接导致丢球,暴露了升班马与争冠球队的稳定性差距。
综合各媒体观点,申花的胜利源于经验、反击效率和阵容深度,而大连英博则因年轻球员的战术执行力不足和关键失误付出代价。尽管裁判争议和球迷不甘成为插曲,但实力差距仍是决定比赛结果的核心因素 。
来源:小林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