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圆梦时刻,总有烟草人伸出双手、结伴同行。在生意稳定的加盟终端店,在人来人往的“爱心超市”,在金叶飘香的烟叶田间,身残志坚的他们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拥有了绽放光芒、人生出彩的舞台。
杨文韬 陈洪浪 杨维民 滕梦瑶 姚楚琴
“我想坐摩托车兜风”“我想跑马拉松”“我想当一名‘新农人’”……寻常人看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在残疾人眼中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圆梦时刻,总有烟草人伸出双手、结伴同行。在生意稳定的加盟终端店,在人来人往的“爱心超市”,在金叶飘香的烟叶田间,身残志坚的他们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拥有了绽放光芒、人生出彩的舞台。
近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烟草商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完善关爱扶助残疾人长效机制,不断壮大“636”志愿者队伍,建强“636”志愿服务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共享精彩人生、展现自我价值。
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行走三湘大地,从一个个动人瞬间、一次次暖心慰问、一项项关爱举措可见,湖南烟草商业系统扶残助残蔚然成风,暖心励志故事相继涌现。
追梦——
为“折翼者”插上翅膀
“杰哥,坐好,我们出发!”
在一阵引擎轰鸣声中,戴着假肢的汤俊杰坐上摩托车后座,满脸笑容。“感谢长沙烟草紫荆微公益的636志愿者,圆了我的摩托车梦!”他说。
故事源于长沙市天心区烟草零售户汤俊杰的一个“微心愿”——骑摩托车兜风。1985年,汤俊杰出生在一个特殊家庭,一家六口有五位身患残疾。他因先天性疾病无法直立行走,年少时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养活自己”。
15岁起,汤俊杰就在家帮父亲打理“小霞烟酒店”。麻绳专挑细处断,22岁时汤俊杰因腿部病情恶化,不得不截去双腿。他说:“一开始,义肢带来的疼痛如影随形,心理上的挫败感让我感到生活已经没了意义。”
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得知其困境后,指定专人开展“点对点”帮扶。这20年来,历任客户经理爱心接力,为汤俊杰的小店提供细心贴心的服务。常日里,上门走访帮忙整理烟柜、优化店面布局,手把手教使用手机订货;节假日,送来生活物资,鼓励他“只要努力,生活就有希望”。在持续帮扶下,小店逐步走上正轨,成为汤俊杰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重拾信心后,汤俊杰积极投身残疾人公益与志愿服务。2016年,他创办“新村阳光志愿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组织跨区域交流活动,开展励志宣讲与心理重建训练。“身为残疾人,我更能知晓其他残疾人朋友的所盼、所需。”他说。
2024年7月,汤俊杰与长沙烟草“直播达人”杜经理一同直播,推介当地农户的土蜂蜜、茶叶和芋头,打开农产品新销路。这几年来,汤俊杰带领残友发展庭院经济,通过“以购代捐”模式,帮助脑瘫患儿家庭销售手工制品,57户家庭直接受益,累计帮扶1200名残疾人,每年创造超30万元助农收益。
汤俊杰开展助农直播。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南烟草商业系统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创业大舞台,越来越多自强不息的残疾零售客户,通过销售卷烟获得稳定收入、重燃生活希望。
今年44岁的张志强,早年因一场矿难导致腰椎神经受损,从此与轮椅为伴。他不愿成为家庭的负担,于是盘下店铺做起烟酒生意。由于行动不便,他摆货困难,无法送货上门,生意总是好不起来。
宜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了解到张志强的困境后,组织营销物流支部主动帮扶,逢年过节送生活物资,日常走访帮忙整理货物,动员党员捐款为其更换新店招和卷烟陈列柜;手把手教他使用店铺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商品陈列,将培训课堂“搬”到了轮椅旁,张志强的生意越做越好。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张志强开始钻研扫码销售、实时库存盘点等功能。“以前全凭感觉经营,现在系统数据会提醒我哪些商品更畅销、哪些该加强推荐促销。”他熟练操作着终端扫码机,笑容中透着自豪。近4年,店铺月均销售额增长近3倍,从一间杂乱小店蜕变为整洁明亮的“示范终端”。
“我要跑遍全国的马拉松。”生活好转后,张志强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在他的小店里,整齐的货架旁挂着一排马拉松奖牌——30余场赛事中,他获得轮椅马拉松全国第三、湖南首届残联马拉松第二的好成绩。在他的抖音账号“轮椅战士”里,网友们纷纷为这位“双手跑全马”的硬汉点赞。他说:“网友拍下的视频和暖心留言,激励我坚定地勇敢前行,我可以为社会再做些什么?”
张志强参加马拉松比赛。
带着一颗感恩之心,张志强积极参与郴州“希望之家”等公益活动,走访开导新伤友,分享护理和轮椅使用技巧。联合周边零售户成立互助小组,通过团购零食饮料、日化用品等降低进货成本,带动组员利润提升20%。同时将更多温情回馈给社会,高考期间他们在养正中学门口设立“爱心送考点”,免费提供矿泉水和休息区。
从自卑到自信,从被命运击倒到奋起追梦,再到助力他人筑梦,与湖南烟草商业系统共成长的残疾人朋友们,书写着乐观向上、拼搏有为的奋斗篇章。
守护——
为有需要的人撑起“一把伞”
5月15日,当我们走进株洲市渌口区常来商店时,62岁的刘中令正单脚站立在书桌前,挥毫写下“自强”二字。
自强,正是刘中令坚守半生的人生信条。1981年,一场矿难事故让年仅18岁的刘中令落下终身残疾。从修表工到杂志社编辑,虽然经过无数次碰壁,但他从未丧失信心。1984年,他在渌口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帮助下开起了杂货店,成功办理了首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从最初的几平方米陋室,到如今摆满书法作品的温馨店面,方寸之间承载着他对生活的全部热忱。“勤奋努力,不畏艰难,怀仁向善,圆梦人生”“身残无礙君引善,体缺何辞我守仁”……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
40年来,渌口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坚持党群同心,倾情陪伴刘中令。为了让刘中令的生意尽快步入正轨,渌口区局(分公司)成立了助残小组,将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科学制定经营指导服务册,重新规划店内商品的陈列布局,改善提升店面形象。
“在我淋雨的时候,烟草系统给我撑起一把伞。等到我有能力的时候,也想为其他像我一样的人撑一把伞。”这是刘中令常说的一句话。2019年底,刘中令牵头组建株洲市渌口区自强帮扶协会并担任会长,带领更多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
刘中令组建的渌口区自强帮扶协会开展助残活动。
2024年,渌口区局(分公司)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爱心捐赠,筹集善款助力刘中令将便利店进一步升级为“容诚爱心店”。重新装修的店面内,崭新货架整齐排列,古色古香的博古架上摆满刘中令在各种书法、写作比赛中获得的奖杯。旁边,一面是由许多照片组成的“公益记录墙”,一面是挂满锦旗的“爱心墙”,定格着自强帮扶协会的一个个“爱的瞬间”——
为重度视障人士定期送医购药,组织会员为贫困家庭募捐,组织残友文艺队走进养老院进行义演。其中,让刘中令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偶然得知曾热心帮助自己运货的司机发生偏瘫后,他第一时间带领团队上门帮扶,“当年他帮我,现在我来帮他。”
刘中令的小店不仅是热心公益的驿站,更是烟草636志愿者的联络点。近年来,渌口区局(分公司)与自强帮扶协会积极开展联学联建,十余次共同开展爱心捐款、困难慰问、就业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如此,双方还加强合作,倡导干部职工自发为残疾人捐款、购买残疾商户农产品、参与社会助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助残项目,切实解决残障人士实际困难。
如今,渌口区已建成3家“容诚爱心店”。渌口区局(分公司)为每家店定制个性化的经营指导方案,助力店面盈利能力提升。
践行国企使命、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湖南烟草商业系统不但直接帮助了一批批特殊的残疾零售客户、残疾家庭,还播撒下爱与希望的种子,引导鼓励他们心怀大爱,从受助者变为施助者,积极回馈社会。
在益阳市的街头,晨光熹微,“爱心超市”的卷帘门缓缓升起,41岁的邓葆成坐在轮椅上,用右手熟练地进行操作。
14年前,邓葆成因一场意外车祸导致终身残疾。2015年,在父母的鼓励下,他逐渐走出阴霾,并萌发了自力更生的创业梦想。
正当他刚办下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望着空荡荡的柜台为资金发愁时,益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客户经理带着“暖心服务”和协调的小额创业贷款而来,“爱心超市”就此开业。
开店初期,益阳市局(公司)党员先锋队主动帮扶,送来“一对一”经营培训课,内容涵盖卷烟陈列技巧、库存管理、防调包知识和经营引流技巧等。疫情期间,线下生意受影响,在烟草客户经理建议下,他积极拓展线上业务,自学短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如今,他不仅能熟练使用终端扫码机分析销售数据,还通过“倾诚微课堂”掌握了先进经营理念。凭借努力好学和诚信经营,他这个店子的月盈利达到5000元以上,逐渐站稳了脚跟。
“邓哥,我们来了!”呼喊声中,房门被推开。每周三下午,爱心超市门前都会聚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却都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爱心超市是邓葆成为残疾群体搭建的助残驿站,他是“站长”,也是“导师”。他向残疾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客户沟通技巧,又联系当地手工企业引进串珠、竹编等加工项目,带动了23位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在他的带动下,已有5位残疾人成功开店,3人投身电商创业。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场爱与希望的接力,在湖南烟草商业系统与残疾人群体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奔跑——
在乡村振兴路上聚起更多同路人
初夏时节,在烟稻轮作的连片田野上,搭载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农机匀速作业,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进行施肥。
道路一旁,矗立着30座崭新的“智慧烤房”,这是去年烟草公司出资升级改造的生物质烤房,环保清洁。“打开手机上的‘智慧烘烤’APP,可以实时监测、调节烤房内的温湿度,不用像以前那样频繁进烤房加煤。这多亏了烟草部门的帮扶和政策支持。”彭新平站在烤房门口,向我们展示智能控制屏。
1968年出生的彭新平,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右手臂无法弯曲,双脚萎缩畸形。2011年,在祁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烤烟种植政策的吸引下,他回到家乡流转100余亩土地开始自主创业。
创业初期,面临无技术、无经验、无帮手的困境,彭新平差点萌生退意。得知他的情况后,祁东县局(分公司)党员先锋队对彭新平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从烟田选址到烟叶烘烤全程跟踪,从“烟田起垄”到“倒春寒防护”等技术细节悉心指导。
烟叶技术员指导彭新平查看烟叶长势。
十年磨一剑,彭新平从“连移栽都不会”的门外汉,蜕变为“烟稻轮作+稻蛙共生”农业新模式的推广者。如今,他经营180亩烟稻轮作田、200亩双季稻和40亩稻蛙共生基地,年收益突破200万元,亩均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了15%。
“一个人富不算富!”彭新平的烟田常年吸纳60余名留守村民就业,6名残疾人成为他的固定“学徒”。他为听障村民张大勇定制“触觉辨识”教学法,为肢体残疾的李秀芳改良农具,还把烟田变成现场课堂,带动祁东3个乡镇建成“烟叶致富示范地”,帮助上千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郴州市嘉禾县广发镇瑞青村,“金叶帮扶”的故事也在上演。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的曹开峰,曾靠收废品艰难维持生计。2017年,曹开峰回乡接手父亲的种烟工作,成为职业烟农。
烟叶技术员指导曹开峰打顶。
虽是农民出身,但对于烟叶种植,曹开峰一开始连施肥、打药的时机都掌握不好。这时,郴州嘉禾广发烟草站工作人员上门开展636志愿帮扶,提供资金支持、安排技术培训,并申请专项农机补贴,让他重拾种烟信心。“烟草站的技术员手把手教我操作设备,现在翻耕、培土、飞防都靠机械,亩均成本降低了不少。”曹开峰感慨道。
致富后,他主动担当“领路人”。身为红鹰社区烟农互助小组组长,曹开峰为帮助残疾烟农老李,拄着拐杖穿梭田间,亲身示范、详细讲解翻耕起垄、假植移栽、清沟沥水、病虫害预防、肥料施用、烘烤分级等农事操作。
担任县残联副主席后,曹开峰组建残疾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帮助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他说:“党和政府帮我站起来,我得带着更多人往前奔!”
“种烟的包袱越来越小,种烟的收益越来越多。”一路上,我们听到许多烟农这么说。近年来,湖南烟草商业系统立足“三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产业优势,建立健全烟叶助残帮扶机制,积极开展“我为残疾烟农办实事”志愿助残活动,免费为残疾烟农就业、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加强残疾烟农“一对一”技术指导服务。尤其是一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更好地帮助残疾烟农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微光聚大爱,爱心汇暖流。湖南烟草商业系统将持续加强对残障人群的关注关怀,不断丰富帮扶措施,以实际行动展现国企担当、贡献烟草力量,为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