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一架无人机正沿着蜿蜒的集输管线平稳飞行,实时传回的高清画面中,管线周边地貌清晰可见。这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八厂定边生产运维中心智能化转型的缩影——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智能化巡检开启安全新篇章。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一架无人机正沿着蜿蜒的集输管线平稳飞行,实时传回的高清画面中,管线周边地貌清晰可见。这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八厂定边生产运维中心智能化转型的缩影——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智能化巡检开启安全新篇章。
该中心成功破解了传统油气巡检“四高一低”(高频次、高成本、高强度、高风险、低效率)的行业难题,为建设高质量稳产数智化采油厂注入新动能。在长庆油田采油八厂定边生产运维中心学二转试验场上,最新一代巡检系统已经搭建完毕,轻点平板电脑,搭载热成像镜头的四旋翼无人机立即升空,沿预设航线对13公里管线展开立体扫描,飞行中,飞机自动调整高度规避高压线,遇强风触发安全模式返航,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无人机白天采用可见光镜头进行全域普查,夜间运用热成像监测管线温度异常,常规巡检按固定航线执行,应急任务通过远程操控实现精准定位,仅用半小时就完成10公里管线评估,相比人工效率提升8倍。
巡检模式重构效能革命。数据显示,自2025年全面推广无人机智能巡检以来,长庆油田采油八厂定边生产运维中心累计发现管线裸露、水土流失等隐患23处,预警山体滑坡风险3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万元。在定边油区,无人机与人工巡检的协同作战模式,使单条管线巡护成本下降62%,巡检频次由每周1次增至每日2次。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管理模式层面,基于无人机采集的百万级影像数据,该中心建立起管线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为后续的智能决策提供支撑,无人机巡检不仅效率跃升,更将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按当前应用规模,无人机每年可减少车辆行驶12万公里,降低碳排放80吨,节约的人力资源可转向数据分析等岗位,随着5G专网、AI缺陷识别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无人机正在从“空中相机”进化为“智能哨兵”。
数智转型绘就油田新图景。夜幕降临,黄土高原的星空下,一架闪烁着航灯的无人机仍在执行夜巡任务,它的镜头里,蜿蜒的输油管线如银色丝带般延伸向远方,与星罗棋布的采油树共同勾勒出智慧油田的科技图景。该中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无人机巡检全覆盖,同步探索数字孪生、自动驾驶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控体系。
从翻山越岭的巡线工到翱翔天际的无人机,从“铁脚板”转型为“智慧眼”,这场发生在黄土高原的效能革命,不仅重新定义了传统能源行业的作业方式,更展现出采油人用科技创新守护能源安全的决心,当越来越多的“钢铁之翼”掠过沟壑梁峁,一幅安全、绿色、高质量的智慧油田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鹏 通讯员 程凯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