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木老师从事心理行业已经将近十年了。虽然这个年头不算短,但他常说,自己在行业里“也还算是新手”。这些年,他开过心理咨询室,也尝试过做线上心理平台,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心理师提升技能、打造个人IP、拓展服务渠道。他看到社会大众对心理支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可很多心理
心理师玩塔罗,是“降维”还是“降级”?
水木老师从事心理行业已经将近十年了。虽然这个年头不算短,但他常说,自己在行业里“也还算是新手”。这些年,他开过心理咨询室,也尝试过做线上心理平台,一直致力于帮助更多心理师提升技能、打造个人IP、拓展服务渠道。他看到社会大众对心理支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可很多心理师受限于认知、传播和资源,迟迟找不到合适的来访者。为了打破这种困境,他尝试过各种方法——线下工作室、线上约谈平台,也引入过沙盘、OH卡、绘画分析等专业工具,但收效都不理想。
真正让他“点亮灯泡”的,是一次偶然的塔罗咨询。那天他为一个朋友做了塔罗解读,两人聊了一上午。朋友第二天发来消息,说不仅情绪缓和了,更重要的是看清了困扰自己的真正根源,焦虑感被彻底松动了。水木老师突然意识到,也许塔罗可以作为心理师的“沟通桥梁”与“工具箱”,从拓客、咨询到疗愈,它都可能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2006年,他就接触过塔罗文化,比他进入心理行业还要早很多。只是当时,他从未想过要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直到那次体验,他开始重新思考:塔罗真的只是“玩卡牌”吗?心理师如果能把塔罗作为辅助工具,会不会反而提升服务效果?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联合心理界的多位前辈,共同开发了一套塔罗课程体系,名为《愚人之旅:塔罗的邀请》。课程一经推出,受到了大量心理师群体的欢迎,也吸引了不少普通对塔罗感兴趣的朋友参与。为了更系统地推广这套课程,水木老师与北京茗想心理合作,共同创办了“水木茗想心灵空间”,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心理学与意象工具的成长平台。
这套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级课面向塔罗爱好者,主要教授塔罗的基本结构、象征意义与日常应用;中级课面向心理从业者,不仅讲基础塔罗牌义,还深入教授塔罗咨询实务、疗愈思路及如何将塔罗融入心理服务中,并结合个人IP打造;高级课则更关注内容变现、网络传播、咨询产品设计等实操路径,适合心理师、塔罗师或已有初级基础的人,重点是如何打造线上影响力,用塔罗完成专业服务与商业闭环。
课程开展后,收到了许多正向反馈。许多心理师表示,塔罗让他们与来访者的连接变得更轻松,更有张力。然而也有不同声音出现,有人认为心理师“搞卡牌”不够专业,甚至是在“降级”。但水木老师反而认为,这是一次“降维打击”。心理学大师荣格本人就是塔罗文化的关注者,他用“集体潜意识”与“共时性”来解释塔罗的作用机制。心理师用科学理论加上象征语言,其实更容易打开来访者的内在意识结构。
所以问题不再是塔罗“准不准”,而是:心理师用塔罗,到底是在“降维”服务,还是在“降级”自我?支持者认为,塔罗作为象征语言系统,加上心理师的专业判断,是一种更有亲和力、更具成效的沟通方式。而反对者则坚持,心理咨询必须使用严肃、科学的工具,如沙盘、绘画分析等,“卡牌”听起来太轻浮。
你怎么看呢?塔罗,是通往潜意识的钥匙?还是心理专业性妥协的代价?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也欢迎你走进《愚人之旅:塔罗的邀请》的课堂,亲身体验这一套“连接心灵”的语言体系。
来源:心理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