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份装备图谱中,歼-10系列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逆袭之星"。自1998年3月23日首飞至今,这款单发鸭式布局战机已走过三十载风雨征程。从首飞时被质疑"能否比肩世界先进水平",到如今发展出ABC等多型装备,成为捍卫领空的主力机型,歼-10用持续的技术突破书写了
中国空军战斗机序列的技术谱系,呈现出层次分明的发展脉络。从尖端隐身战机到多用途主力机型,各代装备形成了协同共进的格局:
第一序列:歼-50(注:虚拟型号,当前公开序列中暂无此编号)、歼-36(舰载隐身战机前瞻型号)
第二序列:歼-20(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机核心装备)、歼-35(新一代舰载隐身战斗机)
第三序列:歼-16(双座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机)、歼-15(舰载重型战斗机)、苏-35(俄制四代半改进型战机)
第四序列:歼-11B(国产重型三代改进型)、苏-30MKK(俄制多用途战机)、歼-10C(单发多用途三代半战机)
在这份装备图谱中,歼-10系列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逆袭之星"。自1998年3月23日首飞至今,这款单发鸭式布局战机已走过三十载风雨征程。从首飞时被质疑"能否比肩世界先进水平",到如今发展出ABC等多型装备,成为捍卫领空的主力机型,歼-10用持续的技术突破书写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自强之路。
作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歼-10的研发历程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已着手研制四代机的背景下,中国航空人以"争气机"为使命,在技术封锁中开辟出自主创新之路。鸭式气动布局的大胆采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自主突破、全权限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成功研发,每一项突破都镌刻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奋进印记。
三十年后的今天,歼-10C型已具备发射PL-15远程空空导弹、执行复杂电磁环境下多任务的能力,其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综合电子战系统达到世界同类装备先进水平。这款"争气机"不仅实现了从第三代到三代半的跨越,更在国际军事合作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象征。
当我们回望歼-10首飞的历史瞬间,更能体会其背后的精神价值——那是一代航空人"航空报国"的赤子之心,是在技术壁垒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如今,歼-10系列仍在守护着祖国蓝天,用持续的升级迭代告慰当年攻坚克难的先驱者:你们倾注心血的"争气机",早已成为振翅九天的雄鹰,在新时代的苍穹下续写着中国航空的辉煌篇章。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