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摩擦虽暂告一段落,但相关谣言却在中文网络空间疯狂蔓延。5月14日,《北京日报》对印巴冲突相关网络谣言现象进行了尖锐批评,明确点出部分自媒体和网络账号通过编造、夸大军事事件、利用AI工具造图造音,不择手段博眼球牟利,给舆论场造成混
近年来,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摩擦虽暂告一段落,但相关谣言却在中文网络空间疯狂蔓延。5月14日,《北京日报》对印巴冲突相关网络谣言现象进行了尖锐批评,明确点出部分自媒体和网络账号通过编造、夸大军事事件、利用AI工具造图造音,不择手段博眼球牟利,给舆论场造成混乱。
近日网络广泛传播“巴基斯坦击落多架印度战机”还有“外媒主播直播笑场调侃印度空军”等视频。这些内容乍看有理有据,带着所谓权威感。然而根据查证,南非一名男主播的笑场原画发生在2023年,实为播报教堂葬礼时因失态引发争议。被“移花接木”后,他突然成了印巴战争新闻主播。同样,另一段2017年的外国女主播放送失笑,也被凭空冠以印巴空战胜负作为背景,用AI生成字幕和配音,使谣言更具迷惑性,转眼数以万计的网民信以为真。
这些谣言屡屡得逞,一方面源于大众对地缘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与强烈情绪期待,另一方面则是部分账号对流量与收益的极端追逐。表面上看来,这不过是网络上的娱乐消遣;实际上,它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扭曲事实,更可能让许多人陷入虚假的信息泥潭,形成精神依赖。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和不断进化的短视频算法,只有坚持明辨是非,加强媒体识读能力,才能让谣言止于智者。正如官方所强调,网络绝非法外之地,传播虚假信息终将付出法律与道德代价。在相互信任因谣言而受损的当下,唯有警惕“流量诱惑”,理性参与讨论,社会才能凝聚起抵制虚假叙述的公信力。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