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场均9.4分3.1篮板,三分命中率37.8%,作为老鹰替补席的重要火力点,其无球跑动和接球跳投能力适配特雷·杨的持球体系。对阵凯尔特人时曾单场命中5记三分砍下21分。潜力:防守端横移速度不足,但2.01米的身高和臂展可向3D侧翼发展,模板参考博格丹·博格
表现:场均9.4分3.1篮板,三分命中率37.8%,作为老鹰替补席的重要火力点,其无球跑动和接球跳投能力适配特雷·杨的持球体系。对阵凯尔特人时曾单场命中5记三分砍下21分。
潜力:防守端横移速度不足,但2.01米的身高和臂展可向3D侧翼发展,模板参考博格丹·博格达诺维奇。
表现:场均8.9分5.2篮板4.1助攻1.5抢断,防守效率值(105.3)位列同届后卫第一。其换防弹性覆盖1-3号位,协防意识出色,但三分命中率仅31.2%。
潜力:鹈鹕计划将其培养为“控锋”,若提升投射稳定性,可对标早期伊戈达拉。
表现:场均10.3分7.1篮板1.8抢断,进攻篮板率(12.7%)领跑锋线新秀。防守端以“橡皮糖式”单防著称,曾单场限制东契奇命中率至38%。
短板:三分命中率33.5%,持球进攻手段单一。
未来:火箭视其为追梦格林式防守轴心,增肌后可提升篮下终结效率。
表现:场均17.1分4.3篮板,三分命中率35.6%,利拉德离队后成为开拓者外线核心。1月对阵勇士时狂砍38分,展现顶级得分爆发力。
争议:防守效率(114.5)同位置垫底,助攻失误比(1.8)偏低。
潜力:若提升传球视野和防守专注度,有望成为麦科勒姆的升级版。
表现:场均14.7分7.8篮板1.3盖帽,三分命中率37.2%,防守端场均干扰投篮6.3次,护框效率超过85%大前锋。但篮下命中率仅54.3%,对抗偏软。
进化方向:火箭计划增加其低位单打权重,目标向波什式空间型四号位转型。
表现:场均12.1分10.5篮板2.8盖帽,篮板率和盖帽率均位列联盟前五。其挡拆顺下效率(1.18分/回合)超过卡佩拉,但罚球命中率仅61.3%。
天花板:爵士将其视为戈贝尔接班人,若开发中距离跳投,可冲击全明星。
表现:场均16.8分5.1篮板,三分命中率42.7%,接球投篮效率(1.22分/回合)超过克莱·汤普森。作为国王五小阵容核心,其无球跑动和换防弹性适配现代篮球。
短板:持球单打占比仅8%,关键球依赖福克斯。
潜力:向奥托·波特式顶级3D进化,但需提升自主进攻能力。
表现:场均18.3分9.1篮板2.7盖帽,三分命中率38.5%,成为联盟首位单赛季“150盖帽+150三分”球员。防守端护筐威慑力(对手篮下命中率压制至47.2%)堪比巅峰浓眉。
风险:对抗不足导致伤病隐患,赛季因脚踝扭伤缺席15场。
未来:雷霆计划增肌至105公斤,目标成为“空间型防守者”。
表现:场均20.5分5.3篮板4.8助攻1.9抢断,真实命中率60.2%,攻防两端扛起雷霆侧翼。其臂展(2.18米)和持球单打能力(场均4.7次单打)令人惊叹,3月对阵掘金时砍下33分逆天改命。
进化方向:雷霆教练组将其与亚历山大并列为“双核”,若提升三分稳定性(36.8%),有望比肩吉米·巴特勒。
表现:场均25.7分7.9篮板5.2助攻,PER值24.1,进攻端以挡拆发起(占比37%)和中距离背身单打(命中率48.3%)为核心技能。防守端场均干扰传球3.8次,成为魔术攻防体系轴心。
瑕疵:三分命中率32.1%,关键时刻效率下滑(最后5分钟命中率39%)。
历史级潜力:魔术已围绕其打造“一星四射”体系,若开发稳定远投,未来5年有望包揽MVP+总冠军。
来源:影像造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