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皆知"飞流直下三千尺",却不知李白笔墨里还藏着更惊艳的山水;
执笔/秉文君
世人皆知"飞流直下三千尺",却不知李白笔墨里还藏着更惊艳的山水;
人人都诵"举杯邀明月",却未见他醉眼里更苍凉的星河。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核心解读:这首被贺知章评为"可以泣鬼神"的七古,以时空折叠手法写尽奢靡之殇。从日落到月升的时空跳跃中,青山衔日、秋月坠江的意象堪称神笔,末句"东方渐高奈乐何"的戛然而止,预言了所有狂欢终将溃散的宿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核心解读:李白少见的全篇对仗五律,将道教仙境写得虚实相生。"拨云"与"倚石"的动词炼字精绝,"青牛白鹤"用《列仙传》典故而毫无痕迹,结尾"独自下寒烟"的孤影,恰是诗人在出世与入世间的永恒徘徊。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核心解读:这首被日本遣唐使抄录传世的送别诗,"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堪称唐诗最苍劲的劝酒词。后四句突然转入"谷鸟江猿"的哀鸣,将男性情谊写得摧心裂肺,结尾"泣无穷"三字力透纸背。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核心解读:李白最短小精悍的五绝,却以20字构建奇幻世界。白猿"超腾若飞雪"的比喻堪称天才手笔,"饮弄水中月"将动物的天真与月光的空灵融为一体,展现诗仙返璞归真的童趣视角。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核心解:这首杂言诗打破送别诗的抒情套路,以"无花古树"与"伤心春草"构建荒诞意象,更借王粲《七哀诗》典故,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悲声,结尾"骊歌愁绝"四字如裂帛断金。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醐饭青粳。
核心解读:李白罕见聚焦听觉盛宴的七古,以"风振空林"起势,用"龙惊猿啸"写声波威力,更以"罢松间琴"的举动侧面烘托吴吟之妙。末句"酤酒醍醐"的市井烟火气,恰是诗仙接天地、通人间的明证。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核心解读:李白哲学思想的巅峰浓缩,开篇"生死逆旅"之喻直追庄子,"月兔捣药"颠覆长生幻想,"青松无知"反讽自然永恒。全诗以白骨视角俯瞰人间,堪称盛唐版《存在与虚无》。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核心解读:李白难得自剖心迹的职场诗,"片言会心,掩卷而笑"写尽天才的阅读狂欢,"青蝇白雪"之喻直刺官场污浊。结尾"疏散人"的自嘲,道破诗仙注定悲剧的政治宿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核心解读:李白绝笔之作,以折翼大鹏自喻,将《逍遥游》的浪漫化为生命终章的悲鸣。"中天摧兮"四字如陨石击地,末句质问孔子式的哭丧人何在,是诗仙对身后名最犀利的解构。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核心解读:李白17岁写就的千古神作,通篇不见道士却处处是道。"犬吠桃花"开篇即仙界,"树深见鹿"暗合《诗经》鹿鸣典故,结尾"愁倚青松"的少年身影,竟是诗仙一生的精神定格——永远在寻而不遇的路上。
来源:啾啾浅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