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职工书画院“艺术赋能”构筑产业工人精神家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0:52 2

摘要:近日,青海省西宁市职工书画院联合西宁画院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丹青绘百年 劳动绽芳华”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创新打造“艺术+产业工人”文化赋能模式,通过沉浸式写生、跨界艺术对话、立体化传播等多维手段,将劳动场景升华为精神写照,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职工书画院联合西宁画院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丹青绘百年 劳动绽芳华”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创新打造“艺术+产业工人”文化赋能模式,通过沉浸式写生、跨界艺术对话、立体化传播等多维手段,将劳动场景升华为精神写照,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艺术动能,构筑起兼具时代温度与文化厚度的精神家园。

艺术聚焦,微观视角诠释劳动美学。30位艺术家深入黄河鑫业、圣源地毯等企业生产一线,以画笔捕捉电解铝车间飞溅的火花、藏毯织机跃动的经纬,创作60余幅工业韵律画作。同时邀请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担任“职业艺术模特”,通过20余幅肖像创作,让平凡岗位的坚守绽放艺术光芒。

美学赋能,多维叙事凝聚创新力量。在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公司铜箔车间、青海机场T3航站楼等地,10余名画家实地观摩创作,以30余幅铜箔生产场景画、40余幅地勤工作动态画,将产业工人的匠心精神转化为可视化的精神世界,构建起激励职工“扎根高原、追求卓越”的视觉动力源。

动态交互,艺术生态展现文化内涵。建立“观察-创作-策展-传播”四位一体机制,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10余次,形成200余幅写生手稿,精心挑选100幅作品进行线下展览引发情感共鸣,线上通过西宁市职工书画院微信公众号扩大传播半径,实现从生活素材到艺术作品再到文化影响力的动态转化。

精神礼赞,劳模画像塑造时代榜样。为劳模、先进工作者绘制个性化艺术肖像,以油画的厚重与水墨的写意提炼“高原工匠精神”意象。庄重的赠画仪式上,为13名劳模、先进工作者和职工代表赠送画像,让画布上的艺术升华成为工匠精神传承的文化符号,让榜样力量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认同。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