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港股医药板块市场里,有些公司你一眼看过去,可能觉得挺普通;可当你真正翻开它的产品线、研发进度、市场格局——才发现,这哪里是普通,这是被严重低估的未来巨头。
在港股医药板块市场里,有些公司你一眼看过去,可能觉得挺普通;可当你真正翻开它的产品线、研发进度、市场格局——才发现,这哪里是普通,这是被严重低估的未来巨头。
$远大医药(00512)$,就是这样一家披着传统外衣的创新猛兽。
最近6个交易日,它股价上涨近40%,中金年内第三次上调目标价至9.6港币。表面看,是一轮强势拉升;其实质,是沉寂多年后的价值觉醒。
在医药投资里,想象力才是最大的护城河。而远大医药,不靠讲故事,而是靠实打实的产品与进度,把市场的想象力彻底激活。
首先是核药——一条过去只属于诺华的高壁垒赛道。
远大的核药业务已建成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首款产品易甘泰®三年营收翻了8倍,后续的TLX591、ITM-11都属于国际领先的me-better,诊断+治疗双布局。
你可能听过诺华的Pluvicto,去年卖了13.9亿美元,机构预测未来可破50亿美金。而远大的TLX591,在疗效、安全性、依从性上都有望超过Pluvicto,目前正在国际三期中,国内NDA也已提上日程。
再看STC3141:在全球最难的病种上,中国药企正在领跑
脓毒症每年导致全球1100万人死亡,发病人数远超癌症,却至今没有病因治疗药物,堪称医学界最难攻克的黑洞。
远大医药自研的STC3141,是全球首款针对游离组蛋白的创新疗法,靶向精准、机制清晰,有望成为首个脓毒症FIC药物。
目前,STC3141已在中国二期临床中显著改善SOFA评分,安全性良好;海外一期也显示出良好耐受性。这款产品或将在2026年国内附条件上市,并启动全球III期(BD)。
如果进展顺利,STC3141有望填补全球治疗空白,成为重症领域真正的“颠覆者”。它不仅是一款药,更是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除此之外,眼药(OC-01+两款滴眼液)和呼吸吸入制剂(Ryaltris、布地奈德等)也都在商业化提速,未来这三条产品线,有望每年为远大带来超过130亿人民币收入,净利润约30亿,真正意义上再造一个“远大”。
相比港股上一些天天发公告、反复“炒概念”的创新药公司,远大可以说是极度低调。
低调到什么程度?
截至目前,港股通持股仅13%,主力资金还远未进场;
没有铺天盖地的路演,没有制造舆论热点;
就连这轮大涨,还是靠“产品真进度”自己涨起来的。
但正因为低调,才更显得珍贵。
很多投资人还沉浸在热门CXO和ADC概念里,其实没有意识到:中国核药产业的第一家全链路企业,已经悄然崛起;全球首个脓毒症FIC药物,也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
这就像是别人还在讲希望,而远大已经在交成绩单。
很多人问:现在还能上车吗?
如果你只看财报数字,也许你会犹豫。因为创新药的价值,从来不会体现在当年的利润表里,而是藏在未来五到十年的管线兑现中。
如今的远大,还只是一个市场价值发现的起点。
它已经具备了核药诊疗一体化的商业模型,有了STC3141这样的全球独家创新药,还有多个后续在研产品正快速推进。
但市值却仍未体现这些价值。
不是远大不好,是市场看得还不够。
真正的好公司,往往不那么热闹。远大医药,正是这样一个安静却强大的存在。
它没有喧嚣,但有全球独创的药物;
它没有造势,但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它现在还不贵,但迟早会被看见。
市场从不缺追逐者,缺的是识局者。
当前的远大医药,尚未进入聚光灯下,但逻辑已然清晰,节奏正在提速。
在这一轮港股创新药的重新定价中,或许它不是最热的,却可能是最稳的那个答案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