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美术馆: 创新融合打造艺术传播“多面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0:57 3

摘要:当前沿的展现形式与古老的艺术相融合,用VR艺术、AI生成、沉浸式剧场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打造“美术馆 +”的跨界体验,有着传统底蕴的美术场馆在新时代会迸发出怎样青春与古韵并存的艺术火花?在第 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盐城市美术馆以第四届2025“我爱盐”青春艺

当前沿的展现形式与古老的艺术相融合,用VR艺术、AI生成、沉浸式剧场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打造“美术馆 +”的跨界体验,有着传统底蕴的美术场馆在新时代会迸发出怎样青春与古韵并存的艺术火花?在第 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盐城市美术馆以第四届2025“我爱盐”青春艺术周活动,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城市焦点,将“心无所限”的艺术主题全面展现。

盐城市美术馆,这座以创新描绘时代画卷、用艺术赋能美好生活的文化地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蓬勃的创新活力成为盐城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如今,它正以崭新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为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供给。

2024“我爱盐”青春艺术周

多元展览,构筑城市文化高地

“地域性与国际化并重、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创新性与多样性并存”,多年来盐城市美术馆(以下简称“盐美”)秉持这样的理念以独特策展理念和丰富展览实践,持续为公众带来高质量艺术“盛宴”,成为盐城文化交流与艺术传播的重要阵地。

突出地域性,大力推崇本土艺术,传承盐城书法名家风骨。2024年,在与多家国内知名博物馆合作开展“书法约言——宋曹书法墨迹展”中,10 幅明末清初盐城籍书法家宋曹真迹引人入胜,掀起“流量”高潮。配套举办的首届江苏 “宋曹遗风” 书法作品展,百余件来自全省的书法精品全面彰显传统书法影响力。此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陆庆龙个展“大地・家园——陆庆龙的乡土情怀”展现了家乡盐阜大地的乡土魅力;“公继三原 石镌五岳——胡公石与师友标准草书文献特展”通过梳理本土书法大家成就,展现盐城文化底蕴。

加强中外艺术交流,打造国际文化平台。引进2024年在上海首发的“从零到无限”展览,承载ZERO小组的实验性精神与艺术理想,盐美在继承此类国际性展览前沿性的实验探索同时,形成了对未知的探测、对边界的突破和对感知方式的重新编程。此外,借助“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平台,举办书画交流活动,引入国际视角,促进中外文化碰撞。

艺术与教育并重,构建馆校桥梁。多年来,盐美积极与各大美术学院合作,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举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及中国美院师生展、天津美院群体水墨展等,展现顶级艺术风貌。跨年大展“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呈现其艺术与历史价值,带来高水准艺术享受。

创新性与多样性为展览带来更多时尚感。“未来已来 大数字家——生成式 AI 艺术展”展现了艺术与技术融合创新成果;“纸述——纸媒介当代纸艺术展”探索“纸”的多元表达;与天津博物馆合作的“四大才子贺新春——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凸显明代书画的艺术特质。

“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公众服务、品质卓越”是盐美长期的目标与追求。今年上半年,盐城市美术馆沿袭这一传统继续在策展方向不断探索。展览“从零到无限”探讨生命与技术关系;“喵屿漫游——治愈系萌宠艺术展”吸引年轻群体眼球;“一字千面・盐形共生——百‘盐’展”赋予传统符号新活力。

书法约言——宋曹书法墨迹展

丰富典藏,夯实盐美立馆之基

藏品蕴情,馆呈风华。藏品是美术馆的重要文化资产,代表着美术馆的品位和标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盐美不仅是展示城市艺脉的基本媒介,也是艺术收藏与展出的重要场域。

盐城市美术馆自开馆以来,高度重视典藏建设,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提升馆藏质量,努力构筑城市文化记忆。目前,盐美已典藏作品千余件,包括主题典藏、展览典藏和个人、团体捐赠三大部分,涵盖中国画、油画、书法、版画等多种艺术门类。

2021 年典藏了盐城艺术界“60 后”“70 后”艺术家的得力之作;2022 年度典藏以书法艺术门类为方向,典藏国内实力派书法家的精品佳作,涵盖五体,具有较高艺术底蕴和学术价值。

随着馆内艺术展览高频次、高密度的开展,异彩纷呈的作品成为美术馆典藏有效途径。2023年“国际湿地 大美盐城”全国油画名家邀请展和江苏省国画院盐城湿地采风写生活动的作品被纳入典藏。2024年“何以见风物”——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上,来自全国各地中美协、中书协会员,全国兰亭奖入展、获奖以上书法作品,全国美展入展、获奖以上的作者的艺术佳作成为馆藏的首选。同年,首届江苏 “宋曹遗风” 书法作品展中,宋曹、林散之、宋文治、钱松嵒4 件作品入藏,极大地丰富了藏品的广度与深度,为后续开展多元学术研究、举办专题展览以及向观众传递深厚的艺术底蕴筑牢坚实根基。

盐城市美术馆持续加强典藏建设,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典藏体系,把场馆打造成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艺术殿堂,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四大才子贺新春——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

创新美育,培育艺术未来之星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建立“润物无声,美在其中”的多维度公共教育体系,盐美多年来积极探索创新美育的新路径,针对观众多样化、差异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涵盖艺术讲座、工作坊、亲子活动、研学旅行等形式。

“我爱盐·青春艺术周”是盐美倾力打造的品牌活动,自2022年至2025年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主题展览、时装大秀、音乐盛会……一系列新潮、有趣、有内涵的青年文化活动,为盐城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搭建起青年艺术学子专属舞台,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盐美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着力开展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探索创新夜间延时服务,打造了“美术馆之夜”特色项目。紧密围绕当季展览、节日民俗、节令风物、非遗文化等内容,精心策划组织展厅艺术导览、主题艺术研学、创意艺术手作、名画人物艺术展演、露天星光音乐会等,有效传播各类历史文化知识,拓宽市民文化视野,为广大市民朋友及艺术爱好者提供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艺术文化体验服务。

暑期延长开馆时间,打造文化新长廊和网红打卡地——盐美艺术街区,将艺术、创意、音乐、互动等多元时尚元素融为一体。名作场景还原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魅力;《名画艺境・伟大的作品》系列情景剧和微剧本游戏,生动有趣地传播世界名画知识。

美在四时“长夏无尽·向阳而生”立秋节气课堂

此外,美育研学活动持续输出。“美在四时”“趣研美”艺术营、“艺游盛夏”夏令营等活动,围绕美术馆的展览匹配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艺术体验活动,充分满足各年龄段观众学、画、趣、晒、游的需求,培养孩子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未来,盐美公共教育将继续深耕‘寻美盐城非遗’‘画游湿地’品牌,充分利用盐城独特的湿地资源,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和活动,输送更多符合青少年美育需求的优质项目,让‘在盐美遇见美’品牌走进千家万户,让艺术之美浸润每个人的心灵。”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盐城市美术馆馆长吴洪春说。

当传统书法的苍劲笔锋与AI技术的数码光晕在此交织,当水墨交织的儒雅气韵邂逅大胆前卫的青春演绎,这座以湿地为卷、以艺术为魂的城市美术馆,已然超出“美术馆”的传统概念,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艺术传播“多面手”,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水墨丹青的笔触,在黄海之滨勾勒着千年文脉的当代镜像。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徐曦

通讯员 王方芳

盐城市美术馆供图

馆长说

供市民所需 架文化桥梁

吴洪春

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盐城市美术馆馆长

美术馆是艺术家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高度重视文化传播、美育推广的当下,作为长年从事书法创作的文化工作者,同时也是美术馆的负责人,我时常思考如何将艺术创作与艺术展览有机结合。

首先,美术馆要接地气,要贴近群众,市民需要什么样的展览,我们就举办什么样的展览。为此,盐美开设市民留言信箱,根据广大市民需求进行“订单式”办展。“供市民所需”是盐美的一大特色。我馆一直以艺术普及、文化惠民为目标,肩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各类惠民活动引导市民走进美术馆,将品牌展览搬进校园,搬进各县区级美术馆,甚至走向全国,从特色“订单式”办展,到打造“移动美术馆”。我们组织馆内艺术家走近群众,也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团结在这里,发挥他们最大的能量。

其次,我馆不断向品牌化和特色化方向努力,品牌活动和创新性美育项目贯穿全年。

在打造品牌展览方面,2024年春节,我们举办了“四大才子贺新春——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让广大观众一饱明代大家风采;2024年5月,联合江苏省书协举办了首届江苏 “宋曹遗风”书法作品展,这是我馆最新打造的地方文化品牌展览。

从2022年起,我们每年5月18日前后组织开展“我爱盐”青春艺术周系列活动,由主题展览、文艺汇演、高校时装秀、学术会议、特色市集等多元融合组成,创新呈现“美术馆+”的新模式,通过深化馆校联动合作,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和公共美育平台,为青年赋能城市发展贡献文化能量,展现青春盐城的蓬勃活力。今年这个活动已连续举办第四届,成为盐城市美术馆的一大亮点。

在公教活动方面,“美在四时”青少儿美育公教课堂把24时令节气做成了名片。该项目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节气、重大节日等定制成各类活动,扩大文化供给,满足市民需求,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中获得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

未来路上,盐城市美术馆将继续担负起建设文化艺术传播传承阵地的重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继续绽放艺术之花,让艺术之美融入市民生活,持续提升场馆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努力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文化品牌。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