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灭绝的丹尼索瓦人:被证明曾在亚洲广泛分布?

360影视 2024-12-10 10:22 4

摘要: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丹尼索瓦人就是神秘的过客,长久以来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曾经,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仅仅局限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神秘的族群可能在亚洲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丹尼索瓦人就是神秘的过客,长久以来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曾经,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仅仅局限于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神秘的族群可能在亚洲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丹尼索瓦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姊妹族群,极有可能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地。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一结论有着坚实的依据。

△丹尼索瓦人男性的艺术想象图,这是2010年在西伯利亚洞穴里发现的古人类族群

自2010年从一段指骨中提取古DNA发现丹尼索瓦人后,其遗骸很长时间仅在俄罗斯的丹尼索瓦洞穴被发现。

然而,在这个洞穴中,不仅有丹尼索瓦人,在长达30万年的时间里,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也曾居住在此。这表明这个区域是古人类的一个重要聚居地,而丹尼索瓦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居住者。

丹尼索瓦人的遗传特征却出现在亚洲和大洋洲现代人的基因组中,这一事实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区域绝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西伯利亚南部的一小块地方,必然有着更为广泛的分布范围。

2019年出现了丹尼索瓦人居住范围广泛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当时,包括哥本哈根大学考古学家Frido Welker在内的一个团队,在白石崖溶洞的一个下颌骨中发现了丹尼索瓦人的蛋白质特征,该下颌骨可追溯至至少16万年前。这些遗骸是由一位佛教僧侣在20世纪80年代前往该洞穴打坐时收集的。

这证明了除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之外,中国的白石崖溶洞也是丹尼索瓦人的遗址。再加上这个下颌骨的年代久远,从时间维度上进一步证实了丹尼索瓦人在亚洲地区存在的长期性。

由中国兰州大学考古学家张东菊领导的对白石崖溶洞的发掘工作,也不断揭示出更多丹尼索瓦人在此居住的迹象。

遗址中1万 - 4.5万年前的泥土里含有线粒体(母系遗传细胞结构)的DNA序列,这些序列与丹尼索瓦洞的遗骸相匹配。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大多破碎不全的动物骨骼,这一庞大的数量为研究丹尼索瓦人的生活习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019年陈发虎、张东菊和研究生们在白石崖溶洞

为鉴别这2000多块遗骸,张东菊、Welker及其同事对在动物中各有不同的胶原蛋白特征进行了化学分析。其中涉及多种动物,最常见的是羊(山羊和绵羊所属的亚科),还有野牦牛、马和羚羊等,狼和狐等食肉动物也在其中。

洞中的许多骨头,如鬣狗、羊和金雕的骨头,都有切割和人族捕食留下的痕迹。例如,有一只旱獭的腿骨就被劈开了,可能是为了获取骨髓。

从逻辑上推断,这种对不同动物的捕食方式表明丹尼索瓦人有着熟练的狩猎技巧和对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力,这是他们能够在一个地区长期生存的必备条件,也证明了他们在白石崖溶洞的生活是具有一定规模和持续性的。

而且,像旱獭这样行动迅捷、不易捕捉的小动物都能成为他们的猎物,捕杀鬣狗等食肉动物更是需要智勇双全,看上去丹尼索瓦人的生存能力很强,能够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也支撑着他们在亚洲各地广泛分布的可能性。

△旱獭

胶原分析还发现了一根人的肋骨(这种蛋白在智人、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没有差异)。研究者随后对21个蛋白质的超过4500个氨基酸进行测序,发现这些序列与来自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最为接近。

哥本哈根大学的古人类学家Fabrice Demeter虽未参与这项研究,但他表示:“这显然是丹尼索瓦人。”

这根肋骨发现的考古层大约在48000至32000年前,这一时期丹尼索瓦人可能在东亚与早期智人相遇并繁衍后代。

这再次确定了丹尼索瓦人在亚洲地区的活动。从繁衍后代的角度,透露了他们在这一地区有着稳定的生活群体,而不是偶然的过客。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考古学家Samantha Brown提出疑问:“某种程度上,这会不会是丹尼索瓦人进入到人类DNA的地区?”

这一疑问虽然存在,但目前的证据更多地倾向于丹尼索瓦人本身就在亚洲多地有着广泛的分布。

目前来看,丹尼索瓦人似乎是白石崖溶洞里定居的唯一人族。这意味着这个遗址能为研究丹尼索瓦人的生活提供更清晰的视角。

2022年,由Demeter共同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老挝一处洞穴遗址发现了一个可能的丹尼索瓦人臼齿,这为研究提供了另一个可能的比较对象。这一发现虽然只是一个臼齿,但它是在老挝发现的,从地域上进一步拓宽了丹尼索瓦人可能分布的范围。

△这颗牙齿被埋在一个洞穴里大约15万年,直到2019年才被发现。

要在地图上发现更多丹尼索瓦人遗迹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研究者一直希望中国出土的更完整人族遗骸(如15万年前的“龙人”头骨)能与丹尼索瓦人联系起来,虽然对其进行DNA或蛋白质测序的工作尚未成功,但目前通过对泥土和骨头碎片进行尖端的DNA和蛋白质分析,科学家对丹尼索瓦人的了解已经不再那么模糊不清了。

正如Brown所说:

目前,丹尼索瓦人基本是一个生物分子群体。

虽然还有很多未知,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足以支撑丹尼索瓦人可能曾于亚洲各地聚居这一观点。

张东菊和她的团队分析的遗骸来自疫情前对白石崖溶洞的发掘。现在,研究人员又回到这个巨大的洞穴进行发掘,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丹尼索瓦人生活的线索。

张东菊说:“我们还没探到底呢。”

这也预示着随着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将会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丹尼索瓦人曾生活在于亚洲各地。

来源:奇圆科普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