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曾经这里基础设施落后、规划缺失,即便与国家5A级景区龙宫仅距不到两公里,也只是个被游客忽略的普通小山村。如今,桃子村却实现了从“靠桃为生”到“靠旅致富”的转身,成为乡村振兴典范。
初夏的龙宫镇桃子村,青山连绵,翠屏环绕,错落民居点缀其中,袅袅炊烟升腾,美得像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谁能想到,曾经这里基础设施落后、规划缺失,即便与国家5A级景区龙宫仅距不到两公里,也只是个被游客忽略的普通小山村。如今,桃子村却实现了从“靠桃为生”到“靠旅致富”的转身,成为乡村振兴典范。
近年来,桃子村“两委”狠抓组织建设,切实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带动作用,打头阵、作表率、找路子,带领全村群众干事创业,让村中各项工作跑出了“加速度”。该村也因此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康专家示范村”等称号。
破旧局 开启发展新篇
过去,桃子村以种植桃子为主要生计,村民们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尽管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却因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规划,村子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即便紧邻著名景区也未能从中获得旅游发展的红利。
2013年,龙宫镇启动村庄改造工程,桃子村成为首批试点。由龙宫镇人民政府出资打造外墙,村民负责房屋主体建设。时任桃子村党支部书记黄信林等九位村民率先响应,积极报名参与改造。
“改造后的房屋焕然一新,其他村民都很羡慕,于是大家纷纷参与进来。”黄信林告诉记者,2015年,他将自家7个房间改造成桃子村第一家民宿,开业当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这一成功案例点燃了村民们的发展热情。
看到黄信林的成功,村民们纷纷效仿,越来越多的人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村里的餐饮民宿数量从2017年的7家激增到2018年的60家。
与此同时,在桃子村“两委”的带领和引导下,该村环境提升工程也在稳步推进,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土地流转、沟渠维修等一系列举措,让村庄旧貌换新颜。
白石拱桥横跨溪流,房屋换上白墙灰瓦的新衣,桃子村逐渐显露出乡村旅游的雏形。
桃子村紧紧围绕“四清、两改、四严禁”的基本要求,开展卫生家庭大比武,将每个月房前屋后卫生优秀的和较差的分别公示到红、黑榜上,并给予优秀获得者一定生活物资进行鼓励。一时间,村民们都行动起来,村容村貌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村里吃上了旅游饭,村容村貌是给游客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家把环境搞好很重要。”桃子村村民胡启和在首次卫生家庭大比武中上了红榜,他很骄傲:“舒适环境和优质服务,相信我们的旅游饭会越吃越香。”
抓机遇 打响旅游名气
2019年,对于桃子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村里迎来一个600人的旅游团,且入住时间超过一个月,这既是提升村子名气的绝佳机遇,也是一场严峻考验。
“为了服务好这批游客,我们在村里成立了民宿协会,制定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村民们也从最基础的‘你好’开始练习普通话,注重仪容仪表。村干部们每日对水电、卫生、游玩项目进行反复检查,确保游客的居住体验。”黄信林说,不仅如此,桃子村的村民们在村“两委”的倡议下,积极筹备了文艺表演,报名节目远超预期且效果显著。
最终,游客们离开时给出的600个好评,不仅为村子打开了名气,更奠定了后续村中发展避暑经济的客户基础。
“当时我们可紧张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游客集中过来住宿,没有任何接待经验,村里的干部挨个给我们打气鼓劲,让我们别紧张,将服务做到最好就行。”桃子村村民黄肖莉说。
此后,桃子村不再完全依托第三方来寻找客源,更多依靠口碑营销,通过老客户带新客户,实现了有效传播。
目前,桃子村有64户村民将房屋改造成民宿,共计700余个床位,每年7至9月避暑旺季,外地游客蜂拥而至,一房难求。
谋发展 探索多元模式
2022年,黄信林卸任桃子村党支部书记,年轻的张智接过重担。张智凭借自身的学历、眼光和干劲,带领村子探索多元发展模式。
2022年10月,桃子村成立了贵州桃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农旅结合产业。2023年年初,在安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龙宫旅游管理公司的帮助下,桃子村的村级公司着手承包景区讲解员业务,并于当年4月下旬开始正式运营,首个“农民 旅游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这个项目带动周边72名村民就业,赋予了他们合法合规的讲解员身份,从根本上杜绝了景区‘黑导’现象,维护了景区旅游秩序。”张智表示,同时,桃子村还注重提升村子“颜值”和“内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组织村民培训旅游相关礼仪以及技能,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让“美丽永驻”,桃子村“两委”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道路沿线、荷花池塘、房前屋后等卫生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村里成立了由老党员、村干部组成的评比小组,定期开展“党员示范户”“卫生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评选活动,并在村内安装9个分类垃圾箱,更新公益广告30余处。截至目前,共组织500余人次开展“文明在行动·乡村大扫除”活动,累计清理乱堆乱放垃圾120余处。
如今的桃子村,青山环抱、绿水环绕,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沿村而过,村里道路干净整洁,花香四溢,村民房前屋后绿树环绕、花团锦簇,崭新的面貌让桃子村持续登上本地“热搜”,成为“网红”打卡地。
“每年避暑季,来桃子村避暑打卡、体验乡村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2024年7月到9月,桃子村平均日接待游客量达到500余人次,村里的民宿爆满,旅游收入达到300多万元。”张智告诉记者,村里还经常组织村民参加礼仪培训、餐饮培训、家政培训等,增强民宿经营的服务意识。
“去年9月,来自湖南的游客将一面写着‘不是家人胜家人,热情接待避暑客’的锦旗送到了桃子村四季农家旅馆,感谢村民热情周到的服务,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家。”说到村子未来的发展,张智信心满满:“2025年,除了进一步对村庄环境进行改造提升外,桃子村还计划开发文创产品,谋划建设水上乐园和房车露营基地,延长旅游周期,推动乡村旅游向多元化、高品质方向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编辑 杨媛媛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