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5月18日,CBA总决赛第五场在广厦男篮主场打响,此前大比分3:1领先的广厦队未能把握赛点,以92:94惜败北京男篮,双方总比分改写为3:2。比赛过程中及赛后,广厦俱乐部相关人员与球迷的一系列行为引发广泛关注。
北京时间5月18日,CBA总决赛第五场在广厦男篮主场打响,此前大比分3:1领先的广厦队未能把握赛点,以92:94惜败北京男篮,双方总比分改写为3:2。比赛过程中及赛后,广厦俱乐部相关人员与球迷的一系列行为引发广泛关注。
据现场记录及直播画面显示,比赛末段广厦队替补席工作人员因对判罚不满,多次向裁判及技术台激烈交涉,篮协副主席徐济成现场劝阻未果。终场哨响后,主力球员孙铭徽将篮球踢离场地,这一动作被镜头完整捕捉。赛后,部分球迷聚集至北京队更衣室区域,期间发生个别球迷推搡、踢踹客队工作人员的冲突事件,当地警方已介入处置。此外,广厦俱乐部投资人楼明赛后进入场地与技术台沟通的画面亦引发讨论。
针对赛后关于“裁判偏袒”的质疑,比赛技术统计显示:广厦队全场获得41次罚球(命中30分),北京队获得27次罚球(命中20分),前者仅罚球得分便领先10分。从犯规次数看,北京队被判32次犯规,广厦队27次,均处于总决赛执裁尺度合理区间。结合此前四场比赛篮协发布的裁判报告(整体宣判准确率超80%)及本场外籍裁判主导执裁的背景,数据层面未体现明显判罚偏向。
依据《CBA联赛纪律准则》,此类事件已有明确处罚先例:
- 2019年广厦投资人违规事件:楼明曾因指责裁判并泼洒物品,被处以20万元罚款及禁止进入赛场的处罚;
- 2023年山西赛区球迷冲突:因围堵客队大巴,赛区被核减联赛经费11万元并取消评优资格;
- 球员技术犯规追加处罚:2024年某球员因赛后不当行为被追加停赛2场。
此次事件涉及多重违规:球员孙铭徽的踢球行为或被认定为“扰乱比赛秩序”,工作人员与裁判的冲突可能触发“不尊重竞赛官员”条款,球迷暴力行为则触及“赛区安全管理责任”范畴。综合历史案例,篮协可能采取“分层处罚”机制:对球员、工作人员处以罚款或停赛,对俱乐部核减经费、警告,对赛区追加管理责任追究,甚至调整剩余比赛主场安排。
CBA联赛历来强调“文明竞赛”原则,总决赛作为顶级赛事更需维护体育精神。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群体对比赛结果的情绪化应对,与“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的竞技体育内核相悖。正如篮协多次强调的“以实力论胜负,以规则定结果”,任何对判罚的质疑均应通过既定申诉渠道理性表达,而非诉诸场外冲突。
截至发稿,CBA官方尚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根据联赛过往处理效率,相关处罚决定或将在赛后48小时内公布。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不仅关乎个案,更将传递联赛对赛场文明的监管决心。
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
来源:璞玉看文章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