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低保版线框图设计成高端App视觉设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0:07 3

摘要:分享一下如何把第一张极简wireframe,打磨成下面三张高质感视觉稿的。不是套模板,而是一步步从“功能结构”往“情绪价值”升级。 |1|明确信息层级,从wireframe打好骨架 第一张图就是信息框架图,我最先确定的是: • 主视觉区:用于展示骑行设备或地图

分享一下如何把第一张极简wireframe,打磨成下面三张高质感视觉稿的。不是套模板,而是一步步从“功能结构”往“情绪价值”升级。 |1|明确信息层级,从wireframe打好骨架 第一张图就是信息框架图,我最先确定的是: • 主视觉区:用于展示骑行设备或地图路线,必须大图; • 数据区:分成三个模块,分别显示骑行时间、心率、血压等核心指标; • 引导区:比如“开始骑行”按钮,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一步重点不是美,而是“能不能快速读懂”。 |2|加入真实内容,做出功能感 第二张图我开始做高保真——这一步不是上色,而是加上真实的图片素材和数字数据,比如: • 骑行时间用“42:06 minutes”替代占位符; • 血压、心率这些用模块化色块排布,红黑对比拉开紧急感; • 中间那个车轮图不是装饰,是“仪表盘+计时器”的核心功能设计。 这个阶段,要想的不只是“好不好看”,而是“有没有信息优先级”。 |3|强调品牌感,让视觉更打动人 第三张图是引导页,“Enjoy your biking”这句文案+仰拍的车把图,是整个品牌调性的开场。我用了这些技巧: • 字体加大,调整行距,配合高对比配色; • 使用真实设备仰拍图,强化“高端骑行”印象; • CTA按钮做成荧光橙+圆角,既显眼又有科技感。 不要低估第一屏的力量,真正吸引用户留下来的是这一眼的质感。 |4|设计“动态感”,让数据有生命 第四张图的地图路线页,我用了一根“动线”+亮色节点,模拟出“骑行轨迹”的概念。技巧: • 把原本静态的数据图,抽象成一条路径; • 配合右下角的卡片数据,强调这是“记录过程”,不是“冷冰冰的数字”。 这一步,是从“堆信息”到“讲故事”的过渡。 |总结| 很多人以为从wireframe到成品,就是“加点颜色、换张图”。但真正高级的设计,是: 1. 把功能结构讲清楚; 2. 用设计语言强化品牌情绪; 3. 最后让信息和动效配合,给用户带来“沉浸感”。

来源:吴天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