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奶奶走秀刷屏!中老年时尚,终于支棱起来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16:47 2

摘要:刷到70岁覃奶奶在MIU MIU 2024巴黎秋冬大秀走台步的视频,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驼色大衣被她穿出松弛的贵气,步幅不疾不徐却带着股子“我偏要这样”的劲儿,评论区全是“这哪是退休阿姨,分明是踩着时代节拍的时尚icon”。谁能想到,这位来自广西柳州的退休医

刷到70岁覃奶奶在MIU MIU 2024巴黎秋冬大秀走台步的视频,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驼色大衣被她穿出松弛的贵气,步幅不疾不徐却带着股子“我偏要这样”的劲儿,评论区全是“这哪是退休阿姨,分明是踩着时代节拍的时尚icon”。谁能想到,这位来自广西柳州的退休医生,不仅站上了国际秀场,还被央视报道、登上VOGUE HK,把“中老年时尚”这个被忽视的话题,彻底掀上了热搜。

要搁几年前,“中老年”和“时尚”这俩词儿,在大多数人脑子里根本搭不上边。要么是超市里常见的花衬衫配黑裤子,要么是商场打折区堆成山的“妈妈装”——宽松、暗沉、恨不得把“我是长辈”四个字写在衣服上。但覃奶奶的出现,像根针戳破了这层刻板印象:秀场上她穿灰色大衣配尖头鞋,日常街拍里夹克搭百褶裙,连最近流行的薄荷绿毛衣都被她穿出了“奶奶穿比我好看”的效果。

这不是偶然的“网红效应”。MIU MIU官方发布的秀场嘉宾名单里,明确写着覃女士是“通过社交媒体选拔的素人代表”;央视新闻2024年3月的报道更透露,品牌选择她的原因是“展现不同年龄层的时尚可能性”。换句话说,覃奶奶的走红,本质是市场和公众对“中老年时尚”需求的集中爆发——当50岁以上女性成为服饰消费增长最快的群体(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2023年数据显示,该群体年消费增速达18.7%),当“年龄焦虑”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谁能拒绝看一位70岁奶奶活成“不被定义”的样子?

仔细看覃奶奶的穿搭,会发现她有套自己的“反油腻法则”。比如她很少穿软塌塌的雪纺或亚麻,偏爱皮革、粗花呢这些硬挺面料——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早就验证过,硬挺材质能自然修饰松弛的肌肉线条,比软塌面料显瘦30%以上。再比如她穿彩色但绝不“全身彩虹”,薄荷绿毛衣配浅灰半裙,姜黄色外套搭黑色阔腿裤,这种“彩色+无彩色”的平衡搭配,在《VOGUE服饰与美容》2024年春季刊里被列为“中老年显高级公式”。

这恰恰戳中了很多中老年女性的痛点。

我妈总说“老了穿太艳像装嫩”,可穿得太素又被说“没精神”。覃奶奶的聪明在于,她既不迎合“老气横秋”的刻板印象,也不硬凹“少女感”——她穿百褶裙但选及膝长度,戴项链但挑简约款,连盘发都只留几缕碎发,把“优雅”和“活力”调和得刚刚好。就像时尚博主“退休也很美”在视频里说的:“中老年时尚不是和年龄较劲,是学会和年龄和解——该显的气质显出来,该藏的岁月藏起来。”

覃奶奶的走红,最动人的不是她穿得多好看,而是她传递的生活态度。

退休前是医生,退休后当时尚博主,每天换着花样搭配儿子的旧衣服,被网友夸“比年轻人还会穿”时,她只说“我要每一步都走得咚咚响”。这种“不设限”的劲儿,让评论区炸出一堆共鸣:“我妈看了视频翻出压箱底的西装,说明天去菜市场也要穿”“奶奶说下次家庭聚会,她要穿那条舍不得穿的真丝裙”。

更值得关注的是品牌的变化。

以前提到中老年服饰,要么是“妈妈装”专柜的暗沉色系,要么是电商平台的“大码特供”。但2023年以来,ZARA、优衣库相继推出“成熟女性系列”,鄂尔多斯甚至专门设立中老年服饰设计部门。这背后是数据的支撑:艾媒咨询2024年报告显示,50岁以上女性在服饰上的年均支出已达8200元,其中35%的人愿意为“设计感”买单。当市场意识到,“银发”不是“过时”的代名词,而是“未被满足的消费力”,这场时尚革命才真正有了土壤。

刷着覃奶奶的日常照片,突然想起小时候陪外婆买衣服的场景。

她站在商场镜子前,摸着那条真丝连衣裙的吊牌,小声说“太贵了,买菜穿浪费”。

现在外婆走了,可覃奶奶让我明白:年龄从来不该是限制,反而是岁月的勋章——那些眼角的皱纹、微凸的肚腩、斑白的头发,都是活过的证据,何须藏着掖着?

覃奶奶的走红,不是偶然的流量密码,而是时代审美的必然选择。

当我们不再用“大妈”“老阿姨”的标签定义长辈,当品牌开始看见银发群体的时尚诉求,这或许才是“年龄焦虑”最好的解药——每个年龄段,都该有不被定义的美。就像覃奶奶在采访里笑说的:“70岁怎么了?我还等着看80岁的自己,能穿出什么新花样呢!”

来源:爱看不看要你好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