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简阳赤水街道,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微革新”正在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通过“微联动、微服务、微力量”三大实招,街道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用“绣花功夫”织就了一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网。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微联动”破题:警网联手打通治理堵点
🔺警网联合小队上门调解矛盾
“现在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大华国际公寓的刘阿姨笑着说。不久前,楼上直播公司的噪音扰民问题,在街道“警网联动小队”的快速介入下得到妥善解决。这支由“1名民警+1名网格员+1名驻村干部+N名群防力量”组成的队伍,如同基层治理的“全科医生”——白天排查安全隐患,夜晚巡逻守护平安,还能随时化身“调解员”“宣传员”。
🔺警网小队上门核查信息
数据显示,自“微联动”开展以来,警网小队已开展巡逻24次,化解矛盾12起,劝阻电信诈骗3次,为群众挽回损失20余万元。“现在出门见警率高了,遇到问题找警察和网格员都一样贴心。”居民们的安全感,就藏在这些朝夕可见的“联动蓝”里。
“微服务”升温:解锁基层幸福“满格密码”
近年来,基层治理面临更多元的矛盾与个性化需求,仅靠街道和村(社区)力量难以满足专业化、精准化服务需求,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成为重要补充。
🔺回龙寺社区雨蝶舞蹈队获奖后合照
赤水街道“雨碟舞蹈队”的蜕变便是生动案例。这支由13名老年舞蹈爱好者组成的队伍,成立初期因基础薄弱、排练扰民等问题险些解散。关键时刻,社区引入专业舞蹈老师,从平衡、转身等基础动作教起,量身编排舞蹈,助力队伍从“零基础”逆袭为成都市第23届老年艺术节简阳分会场精品节目获奖团队,甚至代表街道登上全市汇演舞台。
🔺建合社区组织群众开展插花培训
🔺三溪村为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
这只是赤水街道“订单式微服务”的一个缩影。通过“问需群众—发送订单—精准服务”模式,街道去年以来,开展健康体检、法律讲座、手工插花等43场活动,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从老年人的体检需求到年轻人的技能提升,从儿童关爱到文艺爱好,每个“微需求”都被精准捕捉,化作触手可及的“微幸福”。
“微力量”聚能:小网格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网格员组织处理排除污水管道堵塞问题
“多亏网格员发现及时,不然这条河就要臭了!”太平桥社区的李大爷见证了污水管道从堵塞到疏通的全过程。网格员毛双燕巡查时发现河道溢水,1小时内协调完成抢修,这样的“神速”得益于街道构建的“三级微网格”体系——16个总网格、40个一般网格、190个微网格和21个专属网格,将293名党员、退役军人等纳入网格员队伍,实现“户户有人管、事事有回应”。
🔺网格员组织救治受伤独居老人
今年以来,网格员已处理安全隐患40余处,救助独居老人、调解邻里纠纷20余起。在万家坝社区,网格员刘晓林甚至凭借敏锐听觉,及时发现并救助了跌倒的独居老人尹大爷。这些穿梭在街巷中的“网格蓝”,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守护民生。
🔺网格员每日开展走访和巡查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赤水街道的“三微”工作法,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下一步,还会将更多热心群众力量融入微网实格,协助网格员开展日常‘微巡访’活动,带动更多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到服务基层治理的行列当中,切实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赤水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兼副主任毛英表示。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在看↓
来源:a荒野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