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春:焦虑久治不愈别放弃!3大原因和2类治疗方案,一文讲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7:15 3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却始终无法摆脱焦虑的困扰。这属于“难治性焦虑障碍”,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一相关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却始终无法摆脱焦虑的困扰。这属于“难治性焦虑障碍”,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一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难治性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但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即便接受规范治疗,症状仍难以缓解,这类患者就被归为“难治性焦虑障碍”。

数据显示,焦虑障碍治疗的有效率仅40%~70%,缓解率20%~47%,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承受长期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为什么会出现难治性焦虑?

1.疾病本身的复杂性

焦虑障碍涉及大脑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神经递质系统(如血清素、多巴胺),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

此外,诊断标准的多次修订,导致部分医生用常规方法治疗难治性患者,疗效大打折扣;而遗传因素的不明确,也让基因筛查难以应用于精准治疗。

2.患者个体因素

-症状严重程度:初始症状越重,越容易发展为难治性;

-治疗依从性:不按时服药、擅自停药,都会降低疗效;

-心理社会因素:文化水平低、对疾病认知不足、缺乏社会支持、存在烟酒或药物依赖,都会影响病情。

3.其他关键因素

长期逃避引发焦虑的场景(如社交场合)、医患沟通不畅、童年创伤经历等,都可能让焦虑症状根深蒂固。

其中,患者个体因素往往是导致难治性的核心原因。

三、如何治疗难治性焦虑障碍?

目前,难治性焦虑的治疗仍在探索中,尚无“万能方案”,常用策略包括:

1. 药物治疗策略

-加量治疗:部分药物(如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超过常规剂量后,疗效并不会提升,需谨慎使用;

-换药:若一种药物无效,可尝试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GABA能药物),但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验证;

-联合用药:将抗抑郁药(如SSRI、SNRI)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用,或加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需权衡成瘾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 不同类型焦虑的针对性治疗

-广泛焦虑障碍(GA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阿立哌唑)与其他药物联用,可改善症状;GABA类药物(如加巴喷丁)也有一定效果。

-惊恐障碍(PD):三环抗抑郁药联合苯二氮䓬类、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在部分患者中展现出潜力,但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四、患者和家属能做什么?

1.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2.探索非药物干预: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规律运动、正念冥想等,辅助改善症状;

3.建立社会支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至关重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尽管难治性焦虑障碍治疗困难,但医学研究从未停止。随着脑科学、基因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精准医疗”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此之前,请记住:坚持治疗,保持信心,每一次尝试都可能离康复更近一步!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来源:北京精神科康玉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