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陕协作绥德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内,毛绒玩具车间内的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车间外货车在排队等待装货;绥德县城区永定公园的城市书房内书香氤氲,市民们纷纷前来打卡,体验阅读的乐趣;华灯初上时,大街上广场舞、秧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苏陕协作绥德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内,毛绒玩具车间内的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车间外货车在排队等待装货;绥德县城区永定公园的城市书房内书香氤氲,市民们纷纷前来打卡,体验阅读的乐趣;华灯初上时,大街上广场舞、秧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5月17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扬州市委网信办、陕西省榆林市委网信办、扬州对口帮扶榆林工作组共同组织的“‘榆’您相约”媒体及网络名人行采访组来到绥德。这一切,既让人感受到了新一轮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扬州市邗江区和榆林市绥德县协作接力赛不断掀起新高潮,为绥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又让人体验到了绥德这座小城充满着人间烟火气。
搭建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之前在饭店上班,苏陕协作后进了玩具厂上班,每月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一两千元,而且离家更近了。”走进苏陕协作绥德社区就业服务中心专业打造玩具的榆林润宇工艺品公司厂车间内,39岁的工人薛焕梅一边忙活着一边面带笑容向记者讲述,她就是苏陕协作后享受红利的人员之一。
这个社区就业服务中心是绥德县强力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苏陕协作共建项目。目前,引进玩具、服装、食品加工等企业,还有电商与互联网公司,带动就业近700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4年初,来自扬州市邗江区的润宇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绥德正式签约,短短四个月后便开始投产,首年销售逾2000万元,为当地创造了两百多个就业机会,也创造了绥德项目落地的新速度。
几个月后,扬州市邗江区对口协作绥德产业项目——润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田庄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又正式投产运营。这家社区工厂目前订单稳定,工人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车间还根据农忙季节和公司货期需要,灵活安排工人休假,既能解决本地留守村民就地务工,也能吸引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促进人才、资源、产业向乡村会聚,真正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帮助老百姓端稳就业“饭碗”。
绥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扬州市邗江区帮扶绥德县联络组组长杨荣向快报记者介绍,邗江区在对口协作绥德县工作中,两地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和就业扶贫标准化厂房为载体,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文化互通,让黄土文化与运河文化交融共鸣
京杭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无定河是陕北的母亲河。
杨荣对记者说,到绥德工作后,他一直在思考,除了产业互通,如何实现两地文化互融,让流淌千年的运河文化与这片黄土地的深厚底蕴交融共鸣。经过调研和分析,绥德县有厚重的黄土文化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地标”的城市书房,正是将运河文化与黄土文化结合的有效载体。
5月17日上午,位于绥德县城区永定公园的城市书房内书香氤氲,市民们纷纷前来打卡,体验阅读的乐趣。“每到节假日我几乎都会一个人或和表妹来到这个书房写作业、看书。”绥师附小五年级学生蔚宇翔对记者说。
走进这座书房,古朴的窑洞、现代化的设计、扬州的园林艺术和运河文化、陕北的黄土文化交相辉映,别具风格,文化气息浓郁。据介绍,该书房是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援建的首座城市书房,也是全国唯一的窑洞式城市书房。该书房由4孔窑洞并列组成,内有通道相连,总面积17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余人阅读。书房内既有多种书籍杂志等,还有专门的视听节目体验室,可满足多种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
绥德是获得民歌、秧歌、唢呐、石雕和剪纸等五项殊荣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然而,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在此却鲜为人知。扬州是琴筝之乡,邗江又是扬州琴筝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
为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碰撞,2023年10月,一场名为“琴”牵邗绥、“情”系绥邗的古琴艺术名家音乐会在绥德奏响,扬州斫琴大师的慷慨捐赠,为县老年大学带来了十床古琴。作为古琴艺术的传播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杨荣每周在老年大学开设古琴公益课程,让绥德古琴学员认识古琴、了解古琴、学弹古琴、会弹古琴。近两年来,绥德古琴班不但促进了邗绥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绥德与扬州非遗的交融互动,而且见证了绥德古琴艺术从萌芽到绽放的文化历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韩秋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