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派新闻讯“每当听到农户们说‘用了你们的苗,收成变好了’,我就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5月15日上午,在潍坊昌乐县宝都街道的昌乐群信种苗育苗基地,望着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里的一株株幼苗,51岁的昌乐群信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卫感慨万千。
新派新闻讯 “每当听到农户们说‘用了你们的苗,收成变好了’,我就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5月15日上午,在潍坊昌乐县宝都街道的昌乐群信种苗育苗基地,望着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里的一株株幼苗,51岁的昌乐群信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卫感慨万千。
李永卫
扎根种苗培育
种苗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为让一棵棵好苗子成为农民的丰收希望,李永卫用一颗匠心专注种苗培育,带动村民致富。
李永卫年轻时在外闯荡,打过零工,做过小买卖。2005年,在外地打工的他接触到种苗技术并从中嗅到商机。随后,他到潍坊寿光找了块地,引进育苗技术,开始创业之路。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地农民习惯了用种子播种种植,对种苗不了解,担心外来新技术可能“水土不服”造成减产。了解这一担忧后,李永卫结合当地土壤条件,为农民培育了几千株尖椒种苗,不仅免费赠送,还手把手传授技术。尖椒喜获丰收,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也让李永卫的种苗收获了满满的信任。凭借产品品质与农户信赖,李永卫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2012年,李永卫回到家乡昌乐,注册成立昌乐群信种苗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种苗培育业务。他在宝都街道西三里村流转土地30余亩,投资兴建了一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把先进种苗技术带回家乡。
李永卫查看培育的种苗。
匠心打造“种苗王国”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为育出好苗子,让农民有个好收成,李永卫瞄准全球农业强国的设施、品种和技术,投入1000余万元引进控温、喷淋等先进育苗设备,建成智能化的育苗温室大棚,引入国内外前沿种苗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育苗实行精细化管理、工厂化育苗。他还建成集实验与展示于一体的温室大棚,方便客户实地参观考察。
在他的种苗园区,没有泥泞的土地,没有肥料的异味,一系列高科技设备整装上阵。整齐排列的苗床上,一株株种苗生机盎然。在前沿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加持下,李永卫掌握了一整套培育高优种苗的方法。目前,他的种苗园区引进、培育西瓜、甜瓜、辣椒、南瓜等10多个瓜菜良苗,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集约化育苗生产基地,年产出种苗2000多万株,年产值2000多万元。“最开始创业的时候,订单多来自外地。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培育的种苗约三分之二在本地销售,产品供不应求。”李永卫说。
李永卫(右一)向客户介绍种苗。
与时俱进谋发展
如今,李永卫的种苗园区已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瓜菜种苗基地,但他的梦想不止于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他注册成立昌乐县煜和瓜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加入这个集育苗示范、瓜菜种植、市场购销等于一体的合作社,带动当地实现由单一瓜菜生产到生产研发、育种育苗、终端配送齐头并进。他还探索“互联网+农业”,依托网上交易平台宣传推广本地农产品,辐射带动周边近千亩瓜菜种植,带领社员走上就业增收的路子。他的合作社也被评为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如今,种苗园区除了季节性用人优先聘用周边农户外,还有十几名村民在基地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李永卫说。近年来,他的种苗园区先后与法国、日本等国家的种业企业展开合作,邀请农业专家上门传经送宝,积极推动瓜菜种苗技术的产学研结合,让本地瓜菜和种苗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郝际文
编辑:孙冠芳
一审:马慧丽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来源:新派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