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至11日,北京大学大健康与中医药产业硕博研修班的五十余位师者与学子齐聚安惠生物科技园,开启一场深度研学之旅。5月10日,恰逢国家第9个品牌日,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研学活动迎来了高潮。桑迪品牌咨询首席品牌官张继明老师倾囊相授,以全天候的深度教学,用
5月9日至11日,北京大学大健康与中医药产业硕博研修班的五十余位师者与学子齐聚安惠生物科技园,开启一场深度研学之旅。5月10日,恰逢国家第9个品牌日,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研学活动迎来了高潮。桑迪品牌咨询首席品牌官张继明老师倾囊相授,以全天候的深度教学,用六小时的酣畅讲授,系统且全面地分享了《标杆引领,战略先行——标杆战略:打造品类标杆的系统方法论》这一课题。
消费者认知规律:只会记住标杆!
在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消费者每天要面对海量信息,但他们的心智容量却极为有限。这就导致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消费者只会记住标杆品牌。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打造标杆品牌绝非企业的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从行业健康发展角度看,标杆品牌能引领行业规范,推动良性竞争;从终端竞争层面讲,它是企业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消费者认知,标杆品牌是品质与信任的代名词。同时,标杆品牌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它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更丰厚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标杆品牌就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 !
标杆,帮助企业实现三大价值
既然标杆品牌如此重要,那么它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价值呢?张老师为我们揭示了标杆品牌助力企业腾飞的三大价值。
其一,实现第一占位。当企业成为品类标杆,就如同占据了品类王国的“王座”,成为品类的代名词。消费者在提及某一品类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该企业的品牌,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优势,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市场份额。
其二,品牌赋能。一个成功的产品就如同一个强大的引擎,能够带动多个相关产品的发展。企业通过打造标杆产品,实现品牌的多元化拓展,从而将品牌影响力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
其三,资本增值。标杆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资产,它能提高企业的资本价值,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向拥有标杆品牌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具有更稳定的盈利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标杆战略四部曲
了解了标杆品牌的价值,接下来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打造标杆品牌。张老师为我们深入讲解了以“立标、对标、创标、夺标”为核心的标杆战略四部曲,这四部曲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是企业打造标杆品牌的“锦囊妙计”。
立标:确定品类定目标!
“立标”是打造标杆品牌的起点。张老师强调,品类是消费决策入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总是先用品类去思考。成为品类标杆,就意味着拥有消费决策优先权。企业在立标环节,要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准航向一样,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明确产业方向。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品牌战略,设定短中长期营销目标,并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为品牌的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
对标:锁定对手谋攻防!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市场竞争中,了解对手是制定战略的关键。张老师指出,没有对手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深入研究主要竞争对手。他提出要运用六力营销诊断模型,如同给企业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深入分析对手的优势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攻防策略,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发现自身短板并及时改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打赢市场战。
创标:精准传播占心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若不能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张老师强调“你不占领心智,就会被心智抛弃”,品牌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桑迪提出的品牌传播黄金三角模型,为企业品牌传播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广告为矛,要直击核心价值传播,精准定位品类与品牌,让品牌信息像利箭一样穿透消费者的心智防线;事件为翼,通过掀起BC端主题活动热潮,制造话题,引爆传播,让品牌在市场中迅速传播开来;内容为基,深耕SEO优化,强化内容,深化品牌影响力,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生根发芽。这三管齐下,共同构筑起品牌心智长城,使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夺标:执行保障夺市场!
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落地执行,就如同空中楼阁,毫无价值。张老师强调“不能落地的战略等于零,没有保障的战略将成空”。在夺标环节,企业要整合营销生态体系,聚集各方资源,进行核心爆破。从战略规划到具体落地,每一个环节都要狠抓执行,以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超越竞争对手。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标杆战略转化为实际的市场成果,成为新的品类或品牌标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六力营销,成就品类标杆!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营销难题,如市场出问题、方向不明确、产品无差异、零售价混乱、定位不精准、品牌已老化、传播不到位、执行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如同绊脚石,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那么,企业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就品类标杆呢?
张老师指出,企业要基业长青,品牌要持久鲜活,必须满足“六力营销”动态平衡条件。六力营销即决策力、产品力、策划力、执行力、传播力与品牌力的有机整合。
桑迪最先提出“六力营销”思想,并形成了系统理论。六力营销方法论跳出单纯分析产品的思维,侧重分析企业整体营销能力,综合评估企业所占有的营销资源和所拥有的6力营销指数。它讲究协同作战,要求企业明确自身短板,及时提升,优化整合,互相借力,实现战略共赢。企业靠核心品种赢利,把重点品种做深做透,集中资源做核心单品突围,打造品牌,再带动其系列产品群,做强做大,这正是六力营销的核心思想。通过六力营销的协同发力,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就品类标杆。
关于创标杆品牌的五点思考
在打造标杆品牌的道路上,企业还需要深入思考一些问题,以确保品牌建设的顺利进行。张老师为我们提出了以下五点思考。
1. 要聚焦核心单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应集中资源打爆一个单品品牌。通过这个单品品牌打响企业品牌,再进行品牌延伸,带动企业旗下多个产品销售。这是医药行业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经之路。聚焦核心单品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形成强大的冲击力,让消费者快速记住品牌,从而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关于价值链重塑
价值链重塑是打造标杆品牌的重要环节。C端建设品牌需要投入,B端战略首推也需要投入,两者缺一不可。没有C端支持,终端门店无法引流;没有B端支持,消费者难以顺利接触到产品。最理想的模式是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满足B端战略合作空间,满足C端品牌运营投入,满足动销团队建设成本,达成四者利益需求平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良性循环,推动品牌持续发展。
3. 不能神话“定位”
定位在品牌营销中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够帮助企业细分市场、开创品类、塑造形象、引导消费。但品牌营销没有定位不行,定位也不是万能的。定位不能仅仅是为了一句口号,产品的成功是营销的成功,没有一个产品的成功是单靠定位的成功。企业在运用定位策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盲目迷信定位。
4. 谨防多品牌陷阱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谨慎实施母子品牌的多品牌战略。多品牌战略很容易导致子品牌各自为阵,互不关联,使企业资源过于分散。一旦投入不足,就可能导致失败(如健特模式、宝洁模式)。同时,企业切忌空谈品牌,没有核心单品代表,品种多但各自面临强劲竞品,会使企业品牌不接地气,难以形成终端认知与消费者认同,无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品牌战略选择上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多品牌陷阱。
5. 品牌传播的几种形式各有特点
品牌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大众媒体传播:企业要谨慎选择,注重实效传播,不要被媒体单方面引导,要深刻研究受众的媒体习惯,确保传播信息能够精准触达目标受众。行业会议传播:这是建立战略伙伴信心、行业造势的需要,企业要形成习惯,经常在行业会议上刷存在感,提升品牌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终端门店传播:这是最实效的传播方式,貌似直接与销量挂钩,实则靠利益驱动,具有可替代性。企业要合理利用终端门店传播,提高产品的销售转化率。数字化新媒体传播:顺应时代趋势、迎合消费接触习惯,企业要大胆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企业要根据自身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形式,实现品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大健康品牌数智化营销势不可挡!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市场在变化,理念在更新。然而,“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认知为根本,以六力为标尺”这一品牌营销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在数智化时代,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六化策略:IP化、国潮化、个性化、场景化、主题化、年轻化。通过这些策略,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后,张继明老师指出:标杆品牌的本质,代表的就是品类,是品质与声誉的化身。标杆品牌不仅仅是一种风向标,还代表着一种价值观、文化和认同感。企业打造标杆品牌,是为了创造差异化,形成护城河;更是要制造引擎发动机,推动品类发展,做大企业规模。标杆品牌 = 六力营销 + 资源整合。成功的营销,一定是好的决策力、产品力、策划力、执行力、品牌力的完美结合,而营销资源则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要素。
六力营销、标杆战略及其配套方法论,是张继明老师二十余载深耕大健康品牌咨询领域的智慧结晶。此次授课中,他围绕这一理论体系展开了系统且全面的讲述,其间巧妙穿插了大量鲜活且极具代表性的实战案例。课程内容丰富饱满、翔实有料,无论是理论深度还是实践广度,都展现出了极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张老师凭借生动的讲解风格、独到的专业见解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成功吸引了全场目光,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关注与高度认同!
来源:南方健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