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晚19时30分,由四川天府演艺集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陈寿·三国志》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盛大上演,为贵阳市民带来一场尽显忠、勇、智、义的文化艺术视听盛宴。
5月9日晚19时30分,由四川天府演艺集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陈寿·三国志》在贵州省北京路大剧院盛大上演,为贵阳市民带来一场尽显忠、勇、智、义的文化艺术视听盛宴。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之一,该剧以史学家陈寿十年著史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巧妙融合舞蹈与现代科技,共同编织出一幅气势恢宏的三国风云画卷。
《三国志》作为一部凝聚半生血泪的史学巨著,其创作历程极具传奇色彩。该剧以陈寿的“暗黑十年”为叙事核心,通过舞者精湛的肢体语言,生动展现出他在乱世中坚守史笔的孤勇与执着。从别离故土的深切悲怆,到倾注心血奋笔疾书的坚定信念,再到困顿中的精神突围,舞台上的矩阵竹简经巧妙变换与重组,将史册文字幻化为鲜活的三国英豪,令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陈寿及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剧中,“苦著”篇章极具震撼力。当舞者以破碎的旋转展现陈寿遭遇政治打压时的痛苦挣扎,当多媒体投影将竹简化作倾盆而下的文字雨,观众仿佛亲身经历了著史者“一字一泣血”的艰难心路历程。编导别出心裁地淡化传统的战争场面,转而聚焦史学家在书斋中的精神战场,这种以静写动的创新手法,使三国文化的厚重感在当代审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舞台设计方面,该剧堪称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通过虚实结合的布景设计,将竹简投影、舞台装置等元素与多媒体手段巧妙交织,营造出“青灯黄卷著青史”的动人情景。当诸葛亮、关羽等历史人物从投影中走出,与陈寿共舞于光影交织的帷幕之下,科技手段精准还原了“青史照人”的意象,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赤壁火攻”场景,舞者红绸翻卷似烈焰腾空,激光投影在纱幕上投射出千帆竞发的壮观倒影,以诗画方式将历史烽烟直抵人心。
服饰设计同样蕴含丰富文化密码。陈寿的素衣宽袍采用古籍纸张的肌理纹路,衣袖处隐约可见《三国志》残卷的刺绣图案;女性舞者的水袖融入蜀锦工艺,翩翩起舞时宛如展开的兵法竹简。这些细节设计既保留传统美学韵味,又以解构主义手法重构历史符号,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全剧运用舞蹈语汇深刻解构了三国精神的内核。关羽的“忠”化作刚劲有力的盾甲舞,张飞的“勇”演绎成雷霆万钧的踏鼓阵,诸葛亮的“智”通过行云流水般的水袖功得以呈现。最为巧妙的当属貂蝉的桥段:两位舞者共用一袭七米红绫,通过巧妙的缠绕与抛接动作,完成“美人离间计”的隐喻表达,将权谋斗争转化为极具张力的肢体叙事。
尾声篇章更是情感的高潮点。当老年陈寿在舞台中央缓缓展开长长的数字卷轴时,所有三国人物化作光影汇入史册之中。现场响起悠扬动听的《临江仙》乐曲,将观众的情感推向极致。此刻,观众恍然惊觉:这条由舞者足尖踏出的“竹简之路”,不仅是陈寿的著史之路,更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精神之路。
《三国志》舞剧的成功上演,不仅让观众在艺术享受中领略到三国文化的魅力与厚重,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情缅怀与无限遐想。
来源:贵演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