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看咱村的土鸡蛋,蛋黄比夕阳还黄!下单的老板今年发大财!"——你以为这是哪个带货主播在吆喝?错了,这是某村村支书老李,蹲在鸡窝前头举着手机,唾沫星子横飞地搞直播。如今,村支书的考核指标早就不光是修路、调解纠纷了,还得会拍视频、写文案、蹭热点,卷得比9
"家人们!看看咱村的土鸡蛋,蛋黄比夕阳还黄!下单的老板今年发大财!"——你以为这是哪个带货主播在吆喝?错了,这是某村村支书老李,蹲在鸡窝前头举着手机,唾沫星子横飞地搞直播。如今,村支书的考核指标早就不光是修路、调解纠纷了,还得会拍视频、写文案、蹭热点,卷得比985大学生还狠。
隔壁村的王书记更绝,为了宣传村里的油菜花田,硬是拉着村委会全体成员cosplay《还珠格格》,他本人反串容嬷嬷,举着针线在花海里追着会计跑,视频一发,播放量直接破百万。乡里开会时,领导拿着手机点名表扬:"看看人家王书记,这才叫创新!"其他村的支书们表面鼓掌,心里暗骂:"完了,这下不整活不行了。"
现在的村支书,手机里没几个剪辑软件都不好意思出门。白天调解邻里矛盾,晚上熬夜剪视频,文案要幽默,画面要精美,最好还能蹭上热点——前阵子"科目三"火的时候,多少村干部在村委会门口扭胯骨轴子?有人调侃:"现在当村官,得先报个短视频培训班。"
但这场"流量大战"背后,是真金白银的利益。宣传做得好的村,游客多了,土特产卖出去了,项目资金也更容易批下来。有个村支书为了推销红薯,直播连吃十根,撑得直打嗝,结果一周卖出去三万斤。村民竖起大拇指:"咱支书这拼劲儿,比当年竞选时拉票还卖命!"
说到底,村支书们这么"卷",无非是想让村子富起来。虽然方式越来越野,但这份心思,实在得很。
来源:我是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