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安阳众多的古迹中,殷墟是最重要的古迹。殷墟,全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紧邻殷墟的殷墟博物馆,是对殷墟出土文物的展示和对殷商一些知识的讲解,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参观地。
殷墟与殷墟博物馆
河南安阳市的古迹太多了,大多是殷商时期古迹。如此多的古迹,使安阳成为一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在安阳众多的古迹中,殷墟是最重要的古迹。殷墟,全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而紧邻殷墟的殷墟博物馆,是对殷墟出土文物的展示和对殷商一些知识的讲解,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参观地。
关于“商”与“殷”,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不了解的。“商”指商朝,为什么又叫“殷”呢?商朝国号本为“商”,而“殷”是周灭商后对前朝的称呼。甲骨文中仅见“大邑商”“天邑商”等自称,未见“殷”作为国号的记载。商人始终以“商”为政权标识,如《尚书·商书》中17次自称“商”。周代文献(如《尚书·周书》《诗经》)及周原甲骨文刻意使用“殷”指代商朝,如“伐殷”“殷鉴不远”,体现周人对前朝的政治话语重构,有否定“商”的意思。商朝从未自称“殷”,二者区别实为政权自我认同与后世命名的差异。现代所称“殷商”是周人视角与历史惯性的混合产物。当然这也是现在通行的解释,也并非定论。
商多次迁都,安阳这个地方是商最后迁都的地方,而现在所发掘出来的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是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的都城核心区,包含宫殿、宗庙、祭坛等建筑基址,以及甲骨坑、车马坑等考古遗迹,是实地展示商代政治与宗教活动的场所。后人所称的“殷”,就是指这一时期的“商”。现在沿用后朝的称呼,把这个地方称作殷墟。
现在殷墟发掘出来的最重要古迹,是妇好墓、甲骨坑与车马坑。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家与军事家。甲骨坑里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应该是当时的文件,对研究商朝后期的历史极有价值。车马坑是用来殉葬的,坑里的车马清晰可见。
殷墟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展馆,2024年2月26日才建成开放,它系统陈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如后母戊鼎)、玉器、陶器等文物,有多媒体讲解,侧重文物保护和知识传播。在殷墟博物馆的正门上方有三个甲骨文大字,这三个甲骨文大字,一般解读为“天邑商”,也有人解读为“大邑商”,我认同前一种解读。“邑”是城市、国家、地方等意思,“大邑商”就是说商是一个大国,是一座很大的城池,有自豪的意思,类似于我们现在说“大武汉”“大上海”。“天邑商”就不一样了,意思是说商是上天赐予的神圣土地,这里不仅有自豪之意,还有神圣不可侵犯之意。
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有人把这些甲骨文称作象形文字或者大篆,是不完全正确的。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但并不全是象形字。所有古老文字都起源于绘画,但文字并不是绘画,当赋予一个“画”以意义与读音的时候,这个“画”就成为文字。并不是什么意义都画得出来的,有些很抽象的概念就画不出来,于是就有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文字演化到现在基本分为两大类,即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汉字基本属于表意文字,而世界上大部分文字为表音文字。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一般指商代的甲骨文,而大篆出现在商代以后,可能最早出现在西周,到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之前,大篆比较流行,是刻在钟鼎、石鼓上面的文字,也有可能少数是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
历史就像放电影,一帧一帧的画面过去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商王武丁脚踩过,秦始皇脚踩过。大地上曾经有过惨烈的战争,有过骇人听闻的屠戮,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有过忘恩负义的背叛。那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客。现在我们也作为过客走在这块大地上,如果我们的身影能够保留在这块大地上,又会有很多后来人从我们身上踩踏过去。——必然如此,不过如此!
▼妇好墓
▼车马坑。这里的车马是用来殉葬的,从马的尸骨的位置看,可以看出当时车马的制式。
▼甲骨文坑。这里的甲骨文也是用来殉葬的,很多甲骨文是当时重要的文件。
▼殷墟博物馆。
▼炼铜。在远古时期,能够从石头里冶炼出铜并制成精美的铜器,实在是不容易!
▼制陶也是当时重要的活动。
▼在殷墟中发现大量的甲骨文。
▼远古时期,连年征伐。
▼发掘墓葬是重要的考古活动。墓葬中有大量文物,能够借助这些文物研究当时的历史。
▼这是一个少年的尸骨,额头有一个圆洞。这个孩子当时可能得了重病,给他实施开颅手术。这个孩子当然没有治好,死去了。
▼殷墟与殷墟博物馆周围的环境。
来源:濮水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