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今天,非遗上街,贵阳变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20:57 2

摘要:5月18日上午9时,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市盛大启幕。26支特色方阵、近3600名表演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将苗族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街头舞台。青年传承者们用充满活力的表演演绎千年文化,共同绘就“各族儿女心向

5月18日上午9时,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市盛大启幕。26支特色方阵、近3600名表演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将苗族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街头舞台。青年传承者们用充满活力的表演演绎千年文化,共同绘就“各族儿女心向党”的动人画卷。

活动现场

巡游过程中,黔东南方阵的苗族《锦鸡舞》点燃现场,40多岁的余海标手持一米长的“四滴水”芦笙领奏,非遗传承人甘小芝带领队伍随乐起舞。

“这是我们苗族重大节庆必演的舞蹈。”甘小芝介绍道,“随着芦笙节奏起舞是我们的传统,这次是锦鸡队首次参加民族大联欢巡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瑰宝。”

活动现场

在毕节方阵中,8岁的苗族女孩王江媛与同学们表演苗族非遗舞蹈“滚山珠”,她们手持半臂长的迷你芦笙完成各种高难度跳跃动作,引得观众连连喝彩。

纳雍县非遗传承人杨延蓉(左)和她的学生王江媛(右)

纳雍县非遗传承人杨延蓉表示,“近年来,纳雍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大力支持民族文化传承事业,在全县中小学都开设非遗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醉美旅程方阵的侗族大歌以空灵和声惊艳全场。来自贵阳幼儿师范高等艺术学校的侗族学生郑博文分享道:“在校侗族大歌艺术团学习一年来,我深深体会到这种原生态唱法传递的民族热情。参加巡演让我倍感自豪,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侗族文化。”汉族队员王新月则因电影《哪吒》中的侗族大歌而着迷:“学习半年让我深入了解了侗族文化,明白了歌词中蕴含的热情好客。”

醉美旅程方阵侗族大歌演唱者郑博文(右)和王新月(左)

巡游沿线设置的4个互动展演点成为全民狂欢的舞台,既有安顺屯堡地戏、铜仁土家傩戏、彝族民间戏剧“撮泰吉”、布依族“八音坐唱”等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示,也有“黄小西吃晚饭”AI玩偶与现代街舞的创意碰撞。活动通过全网直播吸引超百万观众线上参与,筑城广场终点处万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欢乐氛围推向高潮。

从8岁的舞者到20岁的歌者,“Z世代”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地域与民族界限。当古老芦笙遇见现代电子乐,这场巡游不仅展现了贵州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的勃勃生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