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媒体时代,各种智能机器不断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人与机器的关系愈加紧密,机器的能力在很多领域正在逼近甚至已经超越人类时,一系列问题亟须被认真审视。人类是否有能力始终将机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人与智能机器的主体边界在哪?失控的机
每周新书推荐,周周来划重点。
以下内容是2025.05.06-2025.05.11日入库新书重点推荐书单。
1
机器同伴:智能“涌现”下人与社交机器人的关系演进
何双百 著
定价:56.00
书号:978-7-5227-4508-4
内容简介:
智能媒体时代,各种智能机器不断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人与机器的关系愈加紧密,机器的能力在很多领域正在逼近甚至已经超越人类时,一系列问题亟须被认真审视。人类是否有能力始终将机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人与智能机器的主体边界在哪?失控的机器会不会对人类形成存在性威胁?本书基于赛博格隐喻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从生物学、传播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研究出发,阐释人与社交机器人的关系演变及协同进化。提出人机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创造与被创造、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不断进化、相互影响和塑造的同伴关系,与其过于担忧人工智能的失控,不如关注如何与之共生,确保其健康发展。
2
电商兴起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崔红志 等著
定价:76.00
书号:978-7-5227-4516-9
内容简介:
电商是一种创新性商业模式。电商兴起和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农产品交易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经济效果和影响。本书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电商发展对农民收入、农产品销售、农业绿色生产、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是:通过改变农产品流通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降低了农产品滞销风险,从而提升了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通过优质优价、监督检验和售后反馈等综合性机制,减少了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量,从而加快了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进程;通过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激发村干部为农民服务的意愿、培育农民契约精神、改善农民家庭内部关系等途径,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应充分认识电商赋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消除影响电商发展的限制因素。
3
乡村犯罪及其治理
张训 贾健 等著
定价:118.00
书号:978-7-5227-4845-0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改善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治安状况和犯罪治理效果,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乡村犯罪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书首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出发描绘了乡村犯罪样态的变迁与演化动力,指出中国乡村犯罪的治理应立足于社会学、犯罪学视角下的实证分析,完成从“人”到“地”的重心转移。其次,本书分别针对最具典型性的乡村犯罪样态,即乡村家事犯罪、乡村留守地区犯罪与被害、乡村灰色群体犯罪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学科理论与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犯罪治理策略。最后,本书考虑到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出了“乡村犯罪的城市化”概念,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乡村犯罪新样态和相应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展望。
4 丝绸之路交流集
薛克翘 著
定价:129.00
书号:978-7-5227-4883-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水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基础性研究。2000多年来,在这两条道路上,不仅有商人往来,还有大量僧人往来,他们促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繁荣。故此,本书可以加深人们对丝绸之路在人类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5
清代汉军旗人研究:基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认同的视角
孙守朋 著
定价:98.00
书号:978-7-5227-4748-4
内容简介:
八旗制度是清朝特有的一项社会组织管理形式。该制度起源于明末女真的氏族组织,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成八旗(即后来的八旗满洲),承担政治、军事、生产三种职能。随着后金(清)势力扩大,到皇太极时期,增设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对应着满洲旗人、蒙古旗人和汉军旗人,三种旗人在清代构成了旗人社会。本书是关于清代汉军旗人的研究。清代汉军旗人既不是满洲旗人,也不是汉人和包衣汉人,而是具有一定独特性的群体。汉军旗人与满洲旗人、蒙古旗人关系密切,在民族融合趋势下,三者的相同点增多,在交往、交流中不断融合,国家认同渐趋增强。
6
清代救灾行政体系与国家治理研究
赵晓华 著
定价:118.00
书号:978-7-5227-4680-7
内容简介:
清代各级行政系统是确保救灾制度运行的保障体系。清朝虽然基本没有常设的救灾机构和专职的救灾人员,但是形成了与国家治理紧密关联的救灾行政机制。这一机制以皇权为核心,从中央机关到地方州县,皆确立了相应的救灾职责和监督机制,各级临时救灾官员的派设,又使得救灾制度的运转能够因时制宜,灵活多变。本书详细梳理了清代救灾行政法规的具体内容与特征、清代救灾的制度建设及发展脉络,并对各级救灾行政体系予以阐述,旨在从救灾行政体系这一视域展示清代灾害治理的概貌及特点,分析清代自然灾害与政治、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传统荒政作为清代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及其近代转型。
7 汉语方言多功能虚词语义演变研究
李桂兰 著
定价:108.00
书号:978-7-5227-4766-8
本书采用语言类型学和语法化研究方法,以个案的方式,对汉语方言中的多功能虚词及演变展开研究,包括前人研究较少的连—介词、时间—语气副词、情态动词和时体助词。其中,前两类虚词以笔者母语江西吉水(醪桥)方言中的“做(伴)”、“等”、“去”和“边”为主要考察对象,是为上编;后两类虚词则跨方言考察了情态动词“做得”、“着”,即行体助词“想”等和完成体—即行体助词“来(X)、去(X)”等虚词,是为下编。本书考察虚词的功能后,结合历时语料和共时(跨方言材料和句法语义)表现探讨了其形成和语义演变,论证了诸多演变过程,揭示了汉语方言中若干语法化路径,总结了若干以往较少深入的语义演变规律,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