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到底什么是起号呢,讲真,喵自己在计划做这行的时候那是真的瞎猫抓老鼠,抓到一只(爆款)算一只,白白错失了新手保护期。
但凡做自媒体的或者打算做自媒体的,你一定会听到一个词——起号。
但到底什么是起号呢,讲真,喵自己在计划做这行的时候那是真的瞎猫抓老鼠,抓到一只(爆款)算一只,白白错失了新手保护期。
最近,接受了一些专业培训,才搞清楚背后的逻辑,遂整理整理,也当是自己的一个总结,顺便分享给那些打算进入自媒体行业的新手们吧。
很多人觉得做自媒体的人太多了,想成功太难。事实如此,但并非全都如此,红海时期肯定不会像蓝海时期那样,是头猪也能飞起来(哪怕你内容很烂都容易吸粉和爆款),但只要认真做,喵自己也看到不少新手成功起来的。
之所以失败,是很多人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盲目行动,浪费了先机。
其实任何平台对于新号,都是有很友好的流量扶持的,但很多人错失了这个先机,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对起号的不了解,或者说压根没有认真研究自己打算做的事情。
今天就来我们就从定位、策略、执行到优化的闭环操作聊聊如何正确地启动你的自媒体账号。
大部分人都几乎卡在第一关,包括喵自己,总觉得什么都想写,或者似乎别人的看着火了就忍不住模仿,但这个对新号是大忌(老号也是如此,只不过新号最初的推广更值得重视),选不好赛道就会导致平台无法给你准确推送你的精准粉丝,从而导致后续的互动,数据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必须回到定位和受众上,并且进行精准定位。
什么叫精准定位了,换个话说就叫细分赛道。
比如同样是养生话题,你是针对银发族还是上班族;
比如同样是职场话题,你是针对公司层面聊如何管理还是员工层面聊职场干货;
再比如,同样是娱乐,你是讲明星八卦还是讲影视解析;
等等等等,通过细分赛道决定你的人设和品牌风格,你的内容规划,也同样决定了你的粉丝群,以及后续的变现模式。
当你决定好做什么,那么就到了怎么做的这步。而这,往往也是非常难且容易忽视的一步。
想必大部分人,包括喵自己,在具体写什么这方面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可能看到什么相关的新闻或者身边新鲜事就引来写写,没有就休息,或者随便写点其他话题凑个热闹,每到要更新的时间就发愁没事可写。
其实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常态,没有选题,或者匆忙选题。
而正确的做法是,在细分领域后进行内容矩阵的搭建。比如解决问题的干货内容占比60%,表达观点的观念内容占30%,丰满人设的鸡汤内容占10%,在确定了内容类型后,可在每个类型下确定具体的主题。
而具体的主题来源则基于受众(粉丝)的痛点分析:
可以是你通过市场调研,经验分析得到的结果;
也可以是当下热门的相关话题引申;
还可以参考你的对标账号,分析他们的爆款话题,进行模仿分析再创作;
最重要的是收集所在赛道的书籍,摘取知识点进行个人讲解,形成个人特色。
平时也可以做好素材的收集,并按矩阵进行分类在适当的时机发布。
通常来说爆款内容生产公式主要以下三条:
1. 痛点触发型:"痛点+方法+案例"结构,如"祛斑失败→护肤技巧→真人案例对比",适用于产品推广类账号。
2. 价值赋能型:"工具+技巧+启发"组合,如"Excel函数教程+效率提升案例+数据处理思维",适合知识付费类内容。
3. 热点借势型:结合节假日/行业事件创作,如春节前推出"年货选购避坑指南"等等;
少用模糊词,多用数据,冲突来吸引受众的注意。
做好矩阵规划,我们就可以正式的进行内容发布了?
NO!
起号,不光是手机注册一个新号这么简单,其本质是你人设的打造,包括昵称,头像,自我介绍甚至发文排版风格的设计的全套包装,当你选择好赛道时,以上几个因素都是需要你针对你是受众进行考虑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建议都从模仿开始——也就是对标账号的分析。
而对标账号的选择,作为普通新人来说,不选大咖,不选机构,一般选择1-10w的粉丝的个人账号比较合适。一般可以通过蝉妈妈,巨量算数和热点宝等工具查询。
建议最好查看只是10个以上的对标账号,结合他们的涨粉情况,爆文情况和注册时间,综合分析,做出适合你自己的昵称,头像和自我介绍的搭建。
某个教大家自媒体的ip首页介绍,图文标题和内容布局
然后就是内容的发布,在矩阵建立后,可以再作一个细化的发布选题日历。建议储备足够的内容才开始发布为佳,因为对于新人的流量保护平台是非常支持的。
注册第一周,一定要保证每天一个作品的发布,具体发布最佳时间针对你的内容和受众人群。
比如资讯/职场干货/科技类通常选择5-7点发布(周末除外);
情感故事/娱乐八卦/小说类通常选择12-13点午休时间发布;
而晚上8点是夜猫子的黄金时间,适合发布深度长文,知识付费,个人IP文,情感文和心理相关。
同样时间累积久了你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数据分析合适的发布时间。
发文高峰期后,你未必保证日更,但也最好保证一天至少三个作品的发布量以免跳出流量池,而且对于要作直播的同学,还可以在自我介绍上添加直播安排保证粉丝的到场和习惯养成。(看这就是文章储存量的好处,没有存储,根本很难保证这样的产出效率)
有多少会看自己的后台数据呢?又看了些什么呢?
评论区可以聊一聊。
至少喵自己,很少做到这一步,艾玛,就一头扎进了阅读量和收益草草了事,数据好,很开心,数据不好,不开心,有思考,但不够。
那后台的数据到底要什么呢,阅读量是肯定要看的,但远远不够。
以下几个核心指标更为关键:
转化指标(如果涉及带货的话):私信咨询量、商品点击率
或者还可以再看细一些,哪些文章更容易涨粉,哪些文章的转发率高,哪些文章的持久性强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你后续内容储备的方向。
在账号启用一段时间后,开启AB方案测试机制,比如每周选取2个选题进行变量测试:
标题对比:疑问式vs陈述式
发布时间:早8点vs晚9点
呈现形式:图文清单vs视频解说
来选择更适合自己账号的发文风格。
以上的内容维度都建议进行至少3个月的内容测试周期,以形成稳定的闭环。而后续,通过战略的复盘和平台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最后希望每个自媒体人能都在自己的赛道闯出一片天吧。
来源:卡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