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教会女儿“多巴胺戒断”,她终于改掉了厌学、手机上瘾的毛病

摘要:“你是不是有病啊?凭什么断我网!想逼我上学是吧,行啊,我让你上!”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游戏,学也不上,你还要不要点脸了!”

“你是不是有病啊?凭什么断我网!想逼我上学是吧,行啊,我让你上!”

女儿一边梗着脖子喊,一边像疯了一样冲向书桌,“刺啦刺啦”一阵响,课本和试卷被她撕得稀巴烂。

我愣在原地,看着一地的碎纸,只觉得一阵晕眩。

我真是想不通,这游戏到底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

女儿以前明明是个听话自律的孩子,可自从迷上了手机游戏,整个人大变样。

她现在为了玩游戏,连学都不去上了,甚至都不把我这个亲妈放在眼里,跟我对着干!

谁能告诉我,我那个乖巧又懂事的女儿究竟去哪儿了?!

01

女儿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女儿今年13岁,读初二。

她以前真是个特别让人省心的孩子,不用我催,自己就麻溜地去写作业,家里那氛围,可谓是母慈女孝,一片祥和。

可谁能料到,初一下学期开始,她就像是被手机勾了魂儿。

我好几次抓到她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我质问她,她还嘴硬,非说在查学习资料。

可那手机屏幕上明晃晃的游戏界面,我一眼就能看穿,她那点小伎俩怎么可能骗得了我。

刚开始,她的成绩虽说有一些退步,但好歹还能维持在中上游水平,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然而,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犹如一记惊雷。

全班总共45个人,她竟然考了38名!

我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这都是玩手机玩出来的,忍不住就开始数落起来:

“马上就初二了,这可是关键时候,你还不抓紧!以后要是考不上高中,难道去上职高、读中专吗?

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女儿也不服气地顶嘴说:

“我以后上哪读书不用你管!我就是想玩手机放松放松,你能不能别老是在我耳边叨叨叨的,烦死了!”

之后整个暑假,我们母女俩因为手机的事儿,闹得鸡飞狗跳,争吵不断升级。

有天晚上,我半夜起来去厕所,经过她房间的时候,听到里面有“嘟嘟嘟”“砰砰砰”的声音。

我心里一惊,开门一看。

她眼睛睁得大大的,头发乱得跟鸟窝似的,手指在屏幕上狂点,整个人都沉迷在游戏里,根本没注意到我进来了。

我当时气得不行,冲过去一把抢过她的手机。

她这才回过神过来,像疯了一样大喊:“你干啥啊!我这局正打到关键时候,马上就要赢了!快还给我!”

看着她那沉迷游戏、不知悔改的样子,我气得直哆嗦,狠狠地威胁她:

“你要是再这样,我立马就把这手机砸个稀巴烂,让你永远也别想再玩!”

这话一出,女儿立刻就哑了火,但我知道,她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

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她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坚决说啥都不肯去学校。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软磨硬泡半天,她才勉强答应国庆后去上学。

可到了那天,她却赖在床上,一动不动。

“你到底怎么回事?你答应了要去上学的,难道你说话不算话吗?” 我冲她大声问。

她还是不说话。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一巴掌打过去,吼道:

“你是想把我气死吗!看看你自己,像什么样子!从现在开始,家里断网!”

谁能想到,她一听说要断网,立马像疯了一样,把课本、卷子全撕得稀巴烂。

还对我声嘶力竭地大喊:

“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干嘛老跟我过不去!”

听到这话,我整个人都傻了。

真没想到,我辛辛苦苦养了13年的女儿,居然有一天会因为手机对我恶语相向!

我真是想不明白,这手机怎么就有这么大的魔力,把我那个乖巧的女儿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02

廉价的多巴胺会让孩子上瘾

通过看书,学习,咨询专业人士后,我逐渐弄清了女儿手机上瘾的本质,其实是多巴胺上瘾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我们感到快乐、满足时释放,但也和上瘾行为有关。

生物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老鼠也疯狂”。

一只老鼠被连上一个电极,每当老鼠按下按钮,就有细微的电流刺激它大脑区域的快感中枢,产生多巴胺,按一下,老鼠就会“爽”一下。

所以老鼠被电后,不仅没跑,反而越来越兴奋,疯狂按按钮。结果12个小时里,它足足按了7000次,最后力竭而死。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多巴胺上瘾陷阱真的存在。

很多孩子都会天真地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玩一会儿手机没什么大碍。

但事实上,一旦拿起手机,那些五光十色的短视频、直播、游戏就会不断地刺激他们的大脑,释放出多巴胺。

这种快感来得毫不费力,以至于他们常常不知不觉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我女儿一开始就是,周末偶尔玩玩手机,还能管住自己。

但慢慢地,她就陷进去了。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登录游戏,吃饭时也盯着屏幕,对我的关心和提醒充耳不闻。

原本规律的作息时间被打乱,常常熬夜玩,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

她的成绩开始下滑,作业也不再认真完成,学习状态一落千丈,对学习越来越厌恶,到最后连学校都不想去了。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种上瘾行为可能改变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的智力。

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的研究发现:

健康的大脑纹路清晰,饱满精神;

而沉迷手机上瘾的大脑,结构和患有老年痴呆的大脑一样,萎缩严重,感官刺激明显不足。

所以说,沉迷手机的孩子真的会变笨!

明白了女儿厌学、沉迷手机,是由多巴胺上瘾引起的,我下定决心,要立刻调整改变。

我用“多巴胺戒断”帮女儿戒掉了手机瘾,结果证明,真的很有效。

03

“多巴胺戒断”

让女儿主动放下手机

需要注意的是,多巴胺戒断,并非完全断绝孩子与所有能带来愉悦感的事物接触。

而是有针对性地减少那些能快速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活动。

最开始,我总想着一刀切,直接就把女儿的手机给没收了,心想着这样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结果我低估了多巴胺戒断反应的厉害,女儿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对我充满了怨恨和反抗。

后来我明白必须得循序渐进地来。

1、定规矩

1限制使用时间

严格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例如规定好一周的使用时间为10小时,如果某一天时间玩超了,就从之后的几天里相应扣减。

当然,如果表现良好,未用完的时间也可积攒起来,但积累的时间仅限本周使用。

一旦时间到了,就坚决收回设备。

2规定使用场景

明确告知孩子哪些场景下不允许使用手机。

比如吃饭时、写作业时、睡觉前1-2小时等。

让孩子逐渐养成在特定场景专注于其他事情的习惯,减少对手机的依赖触发。

刚开始女儿总是难以适应,频繁超时。

每次时间到了,她都满脸不情愿地交出手机,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抱怨。

但我始终坚持原则,不为所动。

慢慢地,她开始意识到规则无法打破,就开始学着在规定的时间里好好用手机。

2、提供奖励和鼓励

1设立目标奖励机制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合理的学习、生活目标。

比如在一周内按时完成作业且准确率达到一定标准、坚持每天早起锻炼、帮忙收拾家务等。

当孩子达成目标时,给予他们有吸引力的奖励。

比如漂亮的衣服、酷炫的运动鞋,带有他们喜爱元素,像是动漫角色、球队标志等的帽子或袜子等其他小礼物。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从努力和成就中获得满足感,而不是仅仅依赖手机带来的短暂快感。

2及时肯定与鼓励

关注孩子在戒断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改变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比如孩子主动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在其他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等,都要真诚地夸奖他们。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从而增强他们继续坚持的动力。

我跟女儿约定,只要她能坚持一周,每天吃完饭都主动帮忙收拾桌子,再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我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玩具。

这一周,女儿都干劲儿十足。

每天吃完饭,她立马就去收拾桌子,碗也顺手洗了。

整理房间的时候,床铺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扫得一尘不染。

到了周末,看她把家里弄得这么整洁,我就兑现了承诺。

从那以后,她做家务更带劲了,也不老想着玩手机了。

当我发现她玩手机的时间明显减少,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表扬她:

“宝贝,你太厉害了!你能自己少玩手机,这可不容易,说明你特别棒,能管住自己,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女儿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慢慢地,女儿控制自己玩手机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3、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不能一边要求孩子进行多巴胺戒断,一边自己却沉迷于手机。

如果孩子看到家长总是在刷短视频,玩手机,他们会觉得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

或者认为家长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从而降低对戒断的配合度。

想想我也是个手机控,整天抱着手机刷剧、逛网店,吃饭的时候看,睡觉前也看。

女儿看到我这样,也自然而然地觉得玩手机是一种常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先从一些小事情做起。

我不再睡懒觉,每天早早起来出去跑步,回来给家人做营养丰富的早餐。

从简单的煎鸡蛋、热牛奶,到后来学会了做各种精致的点心和花样翻新的粥。

我还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周末和朋友约着出去野餐、逛街。

慢慢地,我发现女儿也有了变化。

以前叫她吃饭得叫好几遍,现在会主动到厨房来帮忙端盘子拿筷子。

有一回我正准备出门和朋友逛街,女儿跑过来问:“妈妈,你这是要去哪儿呀?”

我逗她说:“我要出去玩啊,你不是在玩手机嘛,就没叫你。”

女儿有点着急地说:“我都玩腻了,我也想去。”

我就说:“可是出去就不能老玩手机哦,不然对别人不礼貌。”

女儿干脆地说:“行,我不玩了。”

从那以后,我们家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出去的时候,大家都尽量少碰手机。

现在,我女儿会陪着我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还会和摊主讲价,因为心疼我,她还会主动帮忙做饭。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郊外散步,看看花草树木,呼吸新鲜空气。

女儿变得开朗了好多,话也多了起来。

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在家太无聊了,我还是去上学吧!”

回到学校后的女儿,真的就像换了个人。

每天一到家,二话不说就先坐下来写作业。

到了晚上该交手机的时候,也不再拖拖拉拉,乖乖地就把手机递给我。

在最近一次考试里,她的成绩进步简直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老师也专门在班里特别表扬了她。

看着女儿重新找回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我这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感谢这次 “多巴胺戒断” 的经历,它不仅让女儿脱胎换骨,也让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

给孩子做“多巴胺戒断”,绝非剥夺他们的快乐。

来源:纽扣家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