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冷啊,老板,老板,给我来个一菜一汤。”话音刚落,餐馆的店小二便看到三个身材壮硕的男人走了进来,面孔看起来十分熟悉。然而,三名大男人竟然只点一个菜一汤,店小二心中不禁生疑,心想他们是否别有所图。于是,他招呼他们入座后,匆忙跑去找老板娘:“老板娘,来了三个男的
“真冷啊,老板,老板,给我来个一菜一汤。”话音刚落,餐馆的店小二便看到三个身材壮硕的男人走了进来,面孔看起来十分熟悉。然而,三名大男人竟然只点一个菜一汤,店小二心中不禁生疑,心想他们是否别有所图。于是,他招呼他们入座后,匆忙跑去找老板娘:“老板娘,来了三个男的,他们只点一菜一汤,难道是来捣乱的吗?”
没想到老板娘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微笑,亲自迎了出去:“‘贵客’来了,三位请到二楼的包间!”她口中的“贵客”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为何这些人仅仅要一个菜和一碗汤呢?
老板娘带领这三位客人上了二楼的包间,可她并没有急于上菜,而是再次热情地向他们介绍餐馆的招牌菜。然而,三人依旧坚持只要一菜一汤,老板娘不禁显得有些激动:“你们,你们是解放军吗?我是黄体先,我丈夫是车耀先,你们知道吗?”她激动地握住其中一人的手。
“嫂子,别激动,我们来就是为了给你带来这件事。”说话的是王维舟,他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些东西。“这是车耀先同志当年留下的遗物,车耀先被国民党抓捕后英勇就义。”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黄体先瞬间觉得天旋地转,王维舟赶忙扶住她:“嫂子,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黄体先望着丈夫留下的东西,回想起丈夫“失踪”时,她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但当这一切真实出现在眼前时,她依然无法接受。她走到窗前,目光定格在餐馆的招牌“努力餐”上。“当年,他开这家餐馆,难道不就是为了革命吗?”黄体先深情地对三位解放军说道。
回到1929年,车耀先在成都开设了一家小餐馆,命名为“努力餐”。他的初衷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的百姓。餐馆中的饭菜价格亲民,而对于那些实在付不起饭钱的顾客,车耀先则会慷慨提供免费餐点。
除了帮助百姓,车耀先的餐馆还有着另一重重要的功能——它是地下党的联络基地。车耀先是共产党员,他开设餐馆的目的就是为更好地与其他地下党成员取得联系。那时,大部分地下党成员为了保护身份,除了和自己地区的同事接触外,很少与其他党员交流。为了便于辨识彼此,车耀先设计了一个暗号——“一菜一汤”。只要有人来到餐馆点这个暗号,车耀先便知道他是自己的同志。
餐馆中的伙计们也多是革命人员,全部来自贫困家庭。车耀先给了这些孩子们一份工作,而每天白天,他们忙着接待顾客,晚上则会听车耀先讲授红色革命的知识。在车耀先的影响下,这些孩子们逐渐明白了革命的意义。
“努力餐”成为了地下党成员的秘密联络地点。只要有共产党员来到餐馆说出“我要一菜一汤”,车耀先便会将他们带到二楼的包间。甚至连邓颖超同志也曾来到这里,参与过二楼的秘密聚会。
车耀先不仅在餐馆中进行革命工作,他还创办了《大声周刊》和《图存》等刊物,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在他的鼓励下,许多青年投身革命事业,车耀先为地下党做了大量联络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车耀先的餐馆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经过调查,他们发现车耀先一直在为革命发声,便开始频繁地带人来餐馆找麻烦,并私下派人监视他。由于当时我党和国民党正处于合作抗日阶段,国民党的特务只能采取暗中监视的方式,无法公开行动。
车耀先的孩子们也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共产党。黄体先虽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她深知丈夫的事业非同小可,因此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车耀先忙于外面的革命事业,而黄体先则在家里照顾着他们的小家庭。
然而,1940年,国民党制造了一个冤假错案,将车耀先与另一位共产党员罗维文合伙“抢劫粮仓”,随后将两人抓捕入狱。国民党在审问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严刑逼供,希望从他们口中得知些许秘密。但车耀先和罗维文坚守革命信仰,始终没有开口。
其中一个国民党特务曾打算将他们除掉,却被同僚制止,只好将两人关押起来。黄体先得知丈夫被捕后,立即开始秘密寻找他的下落,但国民党不断更换关押地点,黄体先始终未能找到丈夫的踪迹。她知道丈夫面临的危险,但作为革命者的妻子,她不曾放弃。黄体先继续经营着餐馆,默默为地下党提供帮助,直到最终,车耀先的身份与行动被彻底揭开。
1946年8月18日,国民党将车耀先和罗维文两位英雄残忍杀害。黄体先依然没有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她在餐馆里等待着他归来。四年后,王维舟等人的到来,终于让黄体先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已经牺牲。
黄体先回忆起自己与车耀先的初见时光,那时车耀先因为家庭变故,放弃学业,来到县城打工。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黄体先。车耀先对黄体先一见钟情,经常偷偷站在她家店门口偷看她,直到师娘发现了他的心思:“你若真喜欢那个姑娘,明天我帮你去说说。”车耀先尴尬地脸红了。
然而,师娘带回来的消息却是黄体先已经与他人定亲,这让车耀先心生失落。为了解脱自己,他选择离开,参军加入川军,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很快升职为连长。在他即将升职为连长时,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写道黄体先的婚约已然作废,如果他依然喜欢她,就应赶紧回家。车耀先心急如焚,回到家后终于迎娶了心爱的黄体先。
不幸的是,黄体先与丈夫虽然历经波折,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她还是失去了深爱的丈夫。王维舟一行人离开后,黄体先将餐馆交给了国家,自己也因为悲伤过度而身体逐渐虚弱,最终在1954年去世。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