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何香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1:07 3

摘要:我刚刚进编辑部的时候,只有小说散文组,组长李学通;评论、副刊组,组长崔兴林;美术组,组长赵文彬。唯独没有诗歌组——说没有诗歌组并不准确,有,但是不在沧州,而是在数十公里外的南大港农场文化馆,组长是何香久。

——人如飘萍(6)

我刚刚进编辑部的时候,只有小说散文组,组长李学通;评论、副刊组,组长崔兴林;美术组,组长赵文彬。唯独没有诗歌组——说没有诗歌组并不准确,有,但是不在沧州,而是在数十公里外的南大港农场文化馆,组长是何香久。

何香久属于“遥控”编辑:编辑部收到诗稿,寄到南大港;何香久编好后,再寄回编辑部。有的时候,他亲自来送稿。由此,得以与他相识。至于他为什么不到沧州来,我并不知道底细;不过,《无名文学》被改组之后,我才体会到,他不来沧州真的是一种智慧之举:由于他躲在远处的南大港,对编辑部内外的各种纷争概不参与,所以谁都不得罪,落了个好人缘,没人说他的不是。

认识之后,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最小的缘故(22岁),他对我很热情,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给与耐心指导,还积极为我向外地刊物推荐稿件,几个月内,有好几家外地刊物都发表了我的诗歌作品。印象最深的是济南的《泉城》。当时的诗歌编辑是解放前就已经很著名的诗人李根红。李老师也是个热心人,他不但在《泉城》上发了我的两首诗,还给我写信,热情鼓励我多创作。

可华老师这棵大树一倒,我们这些喽啰纷纷做鸟兽散。我先是回到老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香久兄对我仍然热情不减。除了继续指导我的诗歌创作、推荐稿件,还经常给我寄书、稿纸。他赠送我的李劼人《大波》三部曲、蒲宁、普希金的诗歌集等书,至今还躺在我的书房里。每每看到它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古道热肠的香久兄。

继可华、李子之后,香久兄水到渠成地成了沧州文坛的扛旗人。他本来出名就早,后来愈加一发而不可收,不但冲出沧州,冲出河北,成了全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奖,并被选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诗选刊》、《散文选刊》何多种年度佳作选,部分作品译成英、法、日、西班牙语。他的创作与治学成果达9000万字,学界称"九千万富翁"。由他编剧的30集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各省市电视台纷纷转播;同名长篇小说被评为建国以来的七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不仅如此,还“写而优则仕”,当了官,官至沧州市政协副主席。退下来‬之后‬,仍然‬肩负着‬新的‬《四库全书‬丛‬编‬》总编纂的重任,为传承与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位改变之后,他并没有一阔就变脸,依旧是文人的那份情怀与热肠。得知我罹病之后,还打电话鼓励我:“洪勉,开始我不知道你得病,我要是知道,早就出手了!”还热情地为我推荐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并且为我打气鼓劲:“我最近要办一件大事:组建沧州中医研究院,把全国著名的中医都聚集到这里。到时候,你的病就没问题了!”

所以,我一直在信心满满地等待着。因为我知道,他想要做的事,一般都会做得成。

2025,3,25,于北京

来源:肖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