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关于“文科消亡论”的讨论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人工智能这么发达,文科知识好像没什么用了。不过在5月17日的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直接泼了盆冷水:“过分关注自然科学而忽略人文社科,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消失!”这番话在教育圈和科技圈都炸开了锅。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驳斥“文科消亡论”:人文社科是文明存续的根基
最近关于“文科消亡论”的讨论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人工智能这么发达,文科知识好像没什么用了。不过在5月17日的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直接泼了盆冷水:“过分关注自然科学而忽略人文社科,那将是人类文明的消失!”这番话在教育圈和科技圈都炸开了锅。
人文社科是技术时代的刹车器
王校长特别指出,现在新技术发展太快,像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引发了不少伦理和法律问题。比如自动驾驶出了事故算谁的责任?个人隐私被算法泄露怎么办?这时候,人文社科就派上大用场了。他打了个比方,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少了哪一面都转不起来。就像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是没有法学、社会学和伦理学专家一起研究,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来。
新技术革命反而给文科带来机遇
有人担心技术革命会让文科没活路,王校长却觉得这是个误会。他说,新技术的诞生需要配套的文明体系来约束,比如怎么通过法律法规把技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它的好处。这些都是人文社科工作者的研究领域。举个例子,现在AI生成内容很火,但怎么防止它被用来造假、传播虚假信息?这就需要文科的专家们去建立规范和标准。
福耀科技大学的破局之道
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的做法很有意思。王校长透露,学校正在探索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既能学技术,又能培养人文素养。比如他们计划和厦门大学、同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还会安排70%的研究生去境外交流。他特别强调,未来的人才必须能在“血与火的挑战”中成长,光有书本知识可不行。
教育理念必须跟上时代步伐
王校长在论坛上还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如果梁文峰继续读博士,还会有今天的DeepSeek吗?他的意思是,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本事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能比老师讲得更好了,大学的作用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能力”。福耀科技大学计划采用小班化教学、双导师制,甚至用英文授课,就是想让学生尽早接触国际前沿,和社会深度融合。
文明存续不能只靠技术
王校长反复强调,人类文明的核心是人文社科。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的法律体系,都是文科的智慧结晶。要是只盯着技术,忽略了伦理、道德和文化,就算科技再发达,文明也可能走向毁灭。他呼吁大家重新审视文理关系,特别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只有两者并重,才能让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这场关于文科价值的讨论,本质上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思考。王树国校长的观点提醒我们,技术发展需要人文的温度,文明进步离不开社科的支撑。正如他在演讲中说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技术的力量,更要看到文明的力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句话值得每个人深思。
来源:葵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