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为啥咱不谈谈这事儿?五年了,老成这样不是个事儿啊。"我放下搪瓷茶杯,声音闷在胸腔里。
"你说,为啥咱不谈谈这事儿?五年了,老成这样不是个事儿啊。"我放下搪瓷茶杯,声音闷在胸腔里。
妻子头也不抬,径直走进了卧室,"咔哒"一声,门锁上了。
这是1998年的腊月,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屋外的梧桐树光秃秃的,像是一位垂头丧气的老人。
我和李淑华结婚已经三十一年,从青丝到华发,从双鬓微飘到头顶斑驳成了高原雪山的轮廓。
日子在忙碌和琐碎中流淌,孩子也早已成家,可谁能想到,我们之间隔着的,不仅是那道反锁的门,还有五年没有同房的距离。
这事说来怪,也是从她五十一岁那年开始的,刚开始我以为是小事,可渐渐地,一道无形的墙就这样在我和淑华之间筑了起来。
那年,我刚从国营纺织厂退休,下岗潮席卷全国,厂里效益下滑,提前让我们这一批老职工"光荣"退休。
我算是运气好的,拿了一笔不大不小的退休金,单位还分了我们这套六十平米的房子,在城东新区。
淑华比我小两岁,在街道办食堂做后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采购、洗菜、做饭,忙个不停。
回家时总是带着股食堂里的油烟味,肩上还有种说不出的疲惫,像是扛了一座看不见的山。
我们的儿子赵明和儿媳张小雨,住在隔壁小区,两口子都在外企上班,有小车有洋房,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退休后的日子本该悠闲,但我和淑华之间的关系却像是秋日的塘水,越来越凉。
起初只是她对我爱理不理,连看家里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都坐得远远的,好像我身上有传染病似的。
后来竟然干脆晚上锁门单独睡,我敲门她就装作没听见,或者说"我困了,你去睡沙发吧"。
我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女人那个年纪的毛病作怪,可五年过去,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成了常态。
那年月,谁家里没点事儿啊,可总不能这么僵着不是?
"老赵,你妈这是怎么了?"一次儿子来家吃饭,我趁淑华去厨房的空档,悄声问道。
赵明皱了皱眉:"爸,是不是你做了什么让我妈不高兴的事?"
我一听就不乐意了:"咱爷儿俩过去钓个鱼,她都不乐意,退休了还不让找点乐子,整天在家看录像带,多没劲儿啊!"
赵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厨房的方向:"最近我看妈脸色也不太好,小雨还说要带妈去医院检查检查。"
"检查啥呀,你妈身体好着呢,就是对我..."我欲言又止,这种家丑哪能往外说啊,就是亲儿子也不行。
那顿饭吃得格外沉闷,淑华炒的糖醋排骨照例很香,但总觉得少了点啥。
饭后儿子离开,我和淑华又回到了无言的相处模式,两人一个看电视,一个织毛衣,明明坐在一个屋檐下,心却像隔了一条河。
电视机里正放着《老有所依》,刘佩琦演得挺像那么回事,我心不在焉地看着,脑海里却在想,我们这样老了,到底能依靠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淑华的关系没有任何改善,好几次我想找个理由聊聊,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偶尔硬着头皮问上几句,她要么说"没事",要么干脆起身走人,那背影透着股说不出的倔强,这是我认识了大半辈子的女人啊,怎么会变成这样?
厂里的老杨来家串门,看了看情形,拉我到楼下的小卖部,给我递了根"红塔山"。
"老赵啊,这事我跟你说,肯定是你做差事了,女人啊,心里有疙瘩,不跟你说是因为她觉得说了也白说。"
我吸了口烟,烟雾缭绕间看着楼下的老人们搓着麻将,有说有笑的,不像我,整天闷在心里。
"我算对她不薄了,下岗这么多人,我家日子不也还过得去嘛!"我辩解道。
老杨摇摇头:"男人啊,就是不懂女人心里想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有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转机出现在儿媳小雨身上,小雨是个北方姑娘,做事麻利,说话直来直去,心眼却比蜜还甜。
那天她突然来家里,手里提着两袋水果,还有刚出炉的面包。
"爸,这是我买的新鲜水果,您尝尝。"小雨笑着说,然后又神秘地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纸袋,"还有这个,是给您和妈的。"
纸袋里是两张黄山五日游的旅行票,看着就挺正规的,还有盖着红章的行程表。
"这...这得不少钱吧?八九百一个人呢吧?"那年头出去旅游可不便宜,更何况是黄山这样的名山。
小雨摆摆手:"公司福利,不要钱。您和妈都不容易,退休了应该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苦笑着摇头:"你妈现在这样,哪会跟我出去旅游啊,这票怕是要浪费了。"
小雨神秘地眨眨眼:"您别担心,这事交给我。"
当晚,小雨留下来吃饭,我看出来她是故意的,为的就是和淑华单独相处。
饭桌上,她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她和赵明去黄山的经历,如何看云海日出,如何在山间小路漫步,空气多么清新,风景多么壮观。
"妈,您和爸一定要去,真的特别美。"小雨看着淑华说,"现在旅游条件这么好,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了,坐卧铺火车,住招待所。黄山的温泉特别有名,听说泡了对关节特别好,您不是经常说腿疼嘛。"
我注意到淑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向往,那是我很久没在她眼里看到的光彩。
"我哪有时间,家里这么多事。"淑华嘴上推辞着,但我看得出来,她心动了。
小雨不依不饶:"家里的事我来帮您处理,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您整天操劳,也该休息休息了。"
就这样,在小雨的软磨硬泡下,淑华居然同意了这次旅行,还有点小兴奋,我从房间里听到她翻箱倒柜拿衣服的声音。
我心里又惊又喜,又有些忐忑,五年没有亲近,突然要朝夕相处五天,这该如何是好?
老杨知道后,拍着我的肩膀:"机会难得啊,老赵,把握住!"
出发那天,我紧张得像个毛头小伙子,刮胡子的时候都划破了脸。
小雨帮我们收拾了行李,特意准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红色旅行箱,还在拉链上系了小铃铛。
"红色显眼,不容易丢,铃铛是我在庙会上买的,图个吉利。"她笑着解释,又悄悄拉我到一边,"爸,我在您的箱子里放了一本书,您空了可以看看。"
火车上,我和淑华坐在靠窗的硬卧下铺,外面的风景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她枕着小雨给带的枕头,安静地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路灯,眼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像是期待,又像是迷惘。
我悄悄打开行李箱,找到了小雨说的那本书——《婚姻的秘密》,封面上是一对白发老人牵手的照片。
翻开第一页,小雨的字条赫然在目:"爸,我和明明发现,妈这几年可能患上了更年期抑郁,她需要的不是指责和不解,而是理解和陪伴。试着和她聊聊,从她的角度去看问题。祝您们旅途愉快!PS:淑华妈妈前几个月偷偷去医院检查过了,医生建议她多出门走走。"
我怔住了,心里又难受又内疚,这些年,我只顾着自己的不满,从没真正去了解淑华的感受。
列车轰鸣声中,我偷偷瞥了她一眼,发现她眼角的皱纹比我记忆中深了许多,额头上的几道痕迹像是刀刻的一样。
这才意识到,她其实比我更苦,而我却视而不见,只顾着自己的那点小心思。
车厢里,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小孩,孩子哭闹不休,年轻妈妈手忙脚乱地哄着。
淑华看了一会,主动走过去:"给我抱抱吧,你歇会儿。"
她抱着那孩子,轻轻拍着,哼起了小时候给赵明唱的歌谣:"小板凳,四条腿,请你老人家上那坐一回..."
孩子渐渐安静下来,淑华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整天板着脸的妻子,而是我记忆中那个温柔的女人。
黄山的美景确实如小雨所说的那样壮观,第一天,我们跟着导游爬山,虽然累但心情舒畅。
淑华走得慢,我主动在后面陪着她,递水、擦汗,像年轻时那样照顾她。
记得刚认识那会儿,她在纺织厂做挡车工,我在机修车间,常借着修机器的由头去看她,一去就是一下午。
爬到半山腰,淑华有点喘,我拿出随身带的热水壶:"歇会儿吧,喝口水。"
她接过去,小口啜着,眼神柔和了许多:"你还记得,咱们厂里组织爬香山那次吗?"
"记得!那会儿我背着半麻袋的干粮,整个后背都湿透了,你还笑话我。"我一下子来了劲头。
"谁笑话你了,我那是心疼你。"淑华小声嘀咕,但我听见了,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晚上,我们住在山脚的温泉酒店,两张床,两个人,淑华依然保持着距离,但至少没有锁门。
我试着打开话题:"今天的风景真不错,你看那日落,像不像咱们年轻时在厂里看到的那次?"
淑华愣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是1975年吧,车间加班,回家的路上..."
"对对对!那时天边一片金红,咱俩站在厂门口看了好久。"我激动地接过话头,"那会儿你还说,要是能天天看这样的日落该多好啊。"
淑华轻轻点头,嘴角微微上扬:"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真让咱们看到了。"
这是五年来,她第一次对我露出笑容,那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我们刚结婚的时候。
第二天温泉浴时,我注意到淑华泡在水中,皱纹舒展开来,整个人看起来放松了许多。
那温泉水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据说对风湿骨痛特别有效。
我鼓起勇气问道:"这些年,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
淑华沉默了许久,突然说:"你还记得退休那年吗?"
我点点头,那是1998年初,改革大潮中,厂里资不抵债,眼看着就要倒闭,先让我们这批老职工提前退休。
"你退休后整天出去钓鱼,跟老张他们喝酒,一回家就看电视,从来不问我一句辛不辛苦。"淑华的声音有些哽咽,"我那时候正是更年期,浑身不舒服,你却说我矫情。"
我愕然,印象中似乎确实有这么回事,但我一直以为那只是家常小事,没想到她记在心里这么久。
"后来街道办搞活动,我编了个节目,你说那是出洋相,让我别去丢人。"淑华继续说道,眼中闪着泪光,"我在家做饭洗衣三十年,你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我突然明白了,那些我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淑华心里却积累成了一座巨大的冰山。
"那年咱们儿子买了电冰箱送来,你只顾着跟赵明研究说明书,我站在旁边,就像个不存在的人。"她声音越来越小,"结婚三十多年,我就像是家里的一件家具,你需要用的时候想起来,不需要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
"对不起......"我低声说道,声音几乎被温泉的水汽淹没,心里堵得慌,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愧疚。
淑华没有应声,但我注意到她的肩膀不再那么紧绷了,好像吐出了藏在心里多年的一口闷气。
第三天,在黄山迎客松前,我们和同团的老年夫妻合影。
那对夫妻恩爱有加,七十多岁了还手牵着手,老太太一边走一边给老头子擦汗,老头子则背着两人的水和干粮,像年轻小伙子一样精神。
照相时,我犹豫了一下,轻轻搭上了淑华的肩膀,她微微一震,但没有躲开,反而靠近了一点,让我惊喜不已。
那一刻,好像有一道阳光穿透了云层,照在了我的心上。
晚上回到酒店,我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是在山脚下的纪念品商店买的,花了我一百块,几乎是我一周的零花钱。
"给你的。"我将盒子递给淑华,有点不自在地挠挠头,"看你好像挺喜欢的。"
盒子里是一对玉石做的黄山松,一大一小,紧紧相依,像是顶风冒雨的一对老人。
"就像咱们。"我有些腼腆地说,语无伦次的,"这么多年了,也算是...风风雨雨的,总算...总算熬过来了。"
淑华拿起玉石,在灯光下端详,眼中闪过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像是感动,又像是心疼。
"谢谢。"她简短地说,但将玉石小心地放在了床头,手指轻轻抚摸着,好像那是什么珍贵的宝贝。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往事,想着这些年是不是真的亏欠了她太多。
第四天是自由活动日,我提议去山下的一个小村庄走走,淑华同意了。
村子里的老房子和小巷让我们想起了年轻时的家,那时候住在单位分的筒子楼里,一层共用一个水龙头,每天排队挑水。
"记得吗?咱们结婚那年,住的那间十平米的小屋。"我一边走一边回忆,那屋子虽小,却是我们的天地。
淑华点点头:"冬天炉子旁边晾衣服,满屋子水汽,窗户上都是冰花,你还在冰花上给我画爱心。"
我惊讶地看着她:"你还记得这个?"
"记得。"淑华轻声说,"后来呢?后来就没有了。"
这句话像一把小刀,轻轻划过我的心,留下一道细细的伤痕。
是啊,年轻时的那些浪漫,那些体贴,那些用心,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慢慢地就没了。
我们沿着小路走到一处开阔地,远处是层层梯田和炊烟袅袅的农家,一位老农正赶着牛回家,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淑华,我这人笨嘴拙舌的,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我深吸一口气,"我一直以为生活就该是那样,柴米油盐,上班下班。我没想到你需要更多......"
"不是更多。"淑华打断我,"只是不要让爱消失在日常里。"
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是啊,我们的爱情并非消失了,而是被我埋在了例行公事的生活之下,连我自己都忘了去寻找。
"我没想到你会这么想,"我喃喃道,"我以为只要把钱挣来,饭做好,孩子拉扯大就行了。"
"所以我才不愿意说,"淑华目光柔和地看着远处,"因为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不懂。"
村子口有个小摊,卖手工编织的竹篮,淑华看中了一个精巧的小花篮。
我二话没说掏钱买下,递给她时,我们的手指不经意地碰在一起,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缩回去,而是稍稍停留了一下。
那一瞬间,有种电流般的感觉,像是回到了我们二十岁的时候。
回程的路上,淑华不小心踩到石头崴了脚,我二话不说,蹲下身:"来,我背你。"
"别闹了,大老爷们,让人看见多不好。"淑华有点不好意思。
"看什么看,咱们是合法夫妻,再说这山路不好走,你忍着痛多难受。"我坚持道。
淑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趴在了我的背上,像是回到了我们年轻时,在厂门口,我背着她去医务室的情景。
她的体重比我记忆中轻了许多,背心却像是灌了铅一样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山路上,我能感觉到她的心跳声透过单薄的衣裳传来。
"老了,力气不如从前了。"我自嘲道,气有点喘。
淑华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慢点走,别摔着。"
这一路,我们默契地沉默着,但这沉默不再是冷漠的,而是充满了温情和默契的。
第五天返程前,我们站在酒店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群山,这几天的谈话让我们之间的坚冰有了松动,但还没有完全融化。
"回去后,能不能不要再锁门了?"我小心翼翼地问。
淑华没有立即回答,目光依然望着远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对玉石松。
过了很久,她才说:"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当一切都变得如此平淡。"
"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我握住她的手,"不是做回年轻人,而是以老年人的方式重新相爱。"
淑华的手在我掌心轻轻颤抖,但没有抽离,这让我心里升起一丝希望。
"我会试着改变的,"我继续道,"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真的改变。"
淑华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神柔和了许多:"我也有错,不该把话都憋在心里,不该用那种方式惩罚你。"
火车上回家的路上,我们坐在一起,不再像来时那样各自沉默。
淑华给我削了个苹果,递给我时说:"记得吗,咱们第一次约会,就是你带着一袋苹果来找我。"
我咬了一口苹果,酸甜可口:"哪是约会啊,那会儿我穷得叮当响,哪敢跟你约会,就是顺路给你送苹果,谁知道你竟然答应跟我去看露天电影了。"
淑华笑起来:"那时候放的是《红色娘子军》,你还给我买了一包花生米,把一个月的津贴都花完了。"
"值,太值了。"我笑着说,"那会儿咱们厂通知栏前面挤满了人,就为了看谁和谁约会了,可热闹了。"
聊着聊着,火车已经到站,窗外是熟悉的城市轮廓,我们的家乡,见证了我们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地方。
回到家的第一晚,我忐忑不安地站在卧室门前,淑华进去后,我听到了熟悉的"咔哒"一声。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失望地转身准备去客厅的沙发上过夜,看来这几天的改变只是暂时的,回到家一切又恢复原状。
就在这时,门又开了,淑华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我久违的温柔:"进来吧,外面冷。"
那一刻,我明白,有些门虽然上了锁,但钥匙一直都在自己手里,只要愿意转动它,门自然就会打开。
第二天早晨,我破天荒地早起做了早餐,简单的小米粥、咸菜和煎鸡蛋,虽然比不上淑华的手艺,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当淑华走出卧室,看到桌上热气腾腾的食物时,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些年,谢谢你的付出。"我递给她一双筷子,"以后换我来照顾你。"
淑华接过筷子,眼角微微湿润,没有多说什么,但我知道她懂我的意思。
那天下午,赵明和小雨来家里吃饭,看到我和淑华一起在厨房忙活,赵明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爸,你会做饭了?"他瞪大了眼睛,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有啥,你妈教了我几招,虽然比不上她的手艺,但也能凑合。"我一边切葱一边说。
小雨则狡黠地冲我眨眨眼,像是在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饭桌上,我主动给淑华夹菜,还讲起了黄山之行的趣事,淑华不再沉默,时不时地补充几句。
赵明和小雨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我知道他们看出了我们之间的变化。
"爸妈,我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饭后,小雨拉着赵明的手,兴奋地说,"我怀孕了,三个月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温暖的石子,投入我和淑华平静的生活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欢喜的涟漪。
淑华激动地握住小雨的手:"太好了!你要多注意休息,有什么需要的就跟我说,我跟你爸还整天闲着呢。"
我也难掩喜悦:"要当爷爷奶奶喽!赶明儿抱着小孙子去公园遛弯,让那些老头子们羡慕去吧!"
回家的路上,赵明悄悄跟我说:"爸,看来旅行挺成功啊,我好久没见我妈这么高兴了。"
我笑着点头:"多亏了小雨,那丫头鬼点子真多。"
"其实..."赵明欲言又止,"那旅行票不是公司福利,是小雨攒了好久的钱买的。她说看不下去你们这样了。"
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这个外来媳妇,竟比我这个做了三十多年丈夫的人还懂得如何拯救一段婚姻。
"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对你妈的。"我拍拍儿子的肩膀,"也要好好对小雨,别学你老子那些臭毛病。"
赵明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吧,爸。"
回到家,淑华正在收拾黄山带回来的纪念品,把那对玉松小心地放在了电视柜上最显眼的位置。
我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旅行票是小雨自己掏钱买的。"
淑华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知道。"
"你知道?"我有点惊讶。
"那丫头问我喜欢去哪旅游的时候,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哪像是公司发福利的样子。"淑华转过身,直视我的眼睛,"老赵,我们都不年轻了,但也许还有机会让后半生比前半生更好。"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低头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这是我们几年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从那天起,我们的家里有了新的规矩,每周日早晨,我会做一顿丰盛的早餐,虽然手艺一般,但淑华总是吃得很开心。
每个月,我们会抽一天时间去郊外走走,有时候带着赵明一家,有时候就我们两个人,像年轻时一样,手挽着手,有说有笑。
我学会了主动问淑华一天过得怎样,而不是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卧室的门,再也没有被反锁过,我们重新学着做夫妻,不仅是名义上的,还有心灵和身体上的结合。
那种久违的亲密,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激情四射,而是如同黄昏的阳光,温柔而珍贵,像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醇。
和解后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我和淑华一起去了社区的老年大学,她学京剧,我学书法,每天晚上互相展示学习成果,经常笑得前俯后仰。
社区大妈们都说我们像是返老还童了,淑华脸上的皱纹都变少了,走路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
小雨的孩子出生那天,是个冬日的清晨,医院走廊里满是消毒水的气味,我和淑华坐在长椅上,紧张地等待着。
当护士抱着襁褓中的小生命走出来时,我们同时站起身,心脏砰砰直跳。
"爷爷奶奶好!"护士抱着孩子开玩笑地说,"小家伙很健康,七斤六两呢!"
淑华握着我的手,眼中含着泪光,用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小脸:"你看,他的鼻子像明明,眼睛像小雨。"
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这个家的根基。
回家路上,坐在公交车上,我问淑华:"你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她想了想,轻声说:"浪费了那五年时间。"
"不,那不是浪费。"我摇摇头,"如果没有那五年,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清更多东西。"
淑华靠在我肩上,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静谧。
她忽然问:"你今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陪你慢慢变老,看着孙子长大,然后手牵着手,去看这世界的每一处美景。"
淑华笑了,那笑容比黄山的日出还要美丽:"这话听着像电影台词。"
"哪有,我是真心的。"我握紧她的手,"以前年轻不懂事,现在才明白,人这辈子最重要的是啥。"
那个晚上,我们紧紧相拥而眠,就像四十年前刚结婚时那样,门没有锁,心却前所未有地贴近。
我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最难的不是走到远方,而是两个人一直相伴,看尽沿途风景,却始终不忘初心。
那些被锁上的门,终究会被爱打开;那些凝固的心,也会因为理解而重新跳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颗真诚的心更能触动另一颗封闭的心了。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我们都会老去,但爱,会让我们的心永远年轻。
来源:禅悟闲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