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推动民营经济与慈善事业互促共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7:39 1

摘要: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2025年第11期 | 总第11期 | 公益慈善专题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推动民营经济与慈善事业互促共进

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该法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九个章节。其中第四章科技创新和第五章规范经营的有关规定为慈善资源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组织1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事业指明方向。

热点微评

该法明确引导非营利性基金依法资助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为慈善资源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提供清晰的路径。一方面,近年来慈善资源投入科技领域的意愿强烈。如腾讯公司发起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杰出科学家潜心研究。根据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捐赠百杰榜》的分析,2024年132亿元的上榜捐赠中有32亿元用于助力科学研究与产教融合。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组织,特别是大量的民营科技企业,有着强烈的创新需求,却常因资金短缺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受阻。该条款促使慈善资源精准注入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 “血脉”,在提升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慈善资源高社会价值的转化,通过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社会整体进步,达成民营经济与慈善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该法要求探索建立民营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民营经济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愿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应急救灾等活动。这不仅衔接了2024年修订实施的《公司法》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倡导性要求,更通过具象化的制度构建,将民营经济组织从零散、自发的慈善行为,引向系统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引领民营经济组织规范有序地履行社会责任,激励其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民营经济组织深度参与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系统的关键路径,不仅能直接助力解决社会需求,同时推动了慈善事业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


该法从慈善资源利用与慈善行为引导两方面,为民营经济组织参与慈善事业铺就了坚实道路。未来相关组织机构需在实施细则制定、评价体系构建与激励机制落实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法律条款转化为生动的慈善实践,推动民营经济与慈善事业互促共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相关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2.民营经济促进法来了!详解→

3.王振耀:善经济的落地,需要一系列管理模式的创新

4.社会政策观察 | 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慈善力量 中国捐赠百杰榜的常客

【1】注:该法所称民营经济组织,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中国公民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前述组织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慈善研究中心

慈善研究中心以“善经济”理念为价值引导,致力于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咨询评估、政策倡导、行业交流等,为政府、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提供专业智库服务。中心在慈善法律政策、科技向善、金融向善、慈善信托、应急人道、大病救助等领域均有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深度参与了慈善法的立法、实施评估和修改等工作。

联系我们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慈善研究中心

来源:民德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