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王牌特工80大寿,其妻惊喜地发现:周总理正拎着酒站在门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07:16 1

摘要:就在这时,家中门铃响了起来,熊老的妻子前去开门,却不成想,一个让他们家十分惊喜的人出现在了门口,熊老也赶紧起身迎接。只见门口站着的竟是周总理,他拎着两瓶酒笑眯眯地。把周总理请进门后,两人便开始开怀畅饮,互相诉说着过去。

前言

1966年,北京胡同里,一位姓熊的老人,正在过80大寿,孩子们也都从外地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团团圆圆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家中门铃响了起来,熊老的妻子前去开门,却不成想,一个让他们家十分惊喜的人出现在了门口,熊老也赶紧起身迎接。只见门口站着的竟是周总理,他拎着两瓶酒笑眯眯地。把周总理请进门后,两人便开始开怀畅饮,互相诉说着过去。

那么, 这位熊老究竟是谁?为何周总理会亲自前来祝寿?

熊老名叫熊瑾玎,是我党的红色特工。而他的妻子朱端绶和他一样,同是地下工作者,两人一起在隐秘战线战斗,全心全意为党付出,做出巨大的贡献。

说到两人的相识,那还要源于一次重要的任务。1927年,大革命宣告失败,白色恐怖席卷开来,国民党到处残害共产党,我党人员不得不在地下进行工作。于是,为了做好掩护,我党急需一处秘密机关。

而这项任务,便落在了熊瑾玎的头上,考虑到他曾经过商,有商业头脑,所以选他是最合适的。很快,一家名为“福兴商号”的纱布店,开了起来,而熊瑾玎就是这里的“老板”。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工作,除了基本的生意要掌管外,中央机关的经费也是由他负责。不过熊瑾玎完成的很出色,生意也是风生水起的。但一个人总归力量薄弱,并且时间一长,还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于是,周总理便建议让熊瑾玎的湖南老乡朱端绶同志,过来与他假扮夫妻。一来能减轻熊瑾玎的负担,二来也可以避免引起别人的怀疑。起初,朱端绶还有些犹豫,毕竟自己还未婚嫁,后听周总理表示,还以同志相称,这才放下心来。

有了朱端绶的配合,任务进展的很顺利,两人也越发的默契了。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福兴商号”已经成为我党最坚实的堡垒,很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顺利开展。每次开会时,听着屋外熊瑾玎敲打算盘的声音,同志们就倍感踏实。

后来,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也慢慢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这一变化,周总理也看得出来,于是在他的“撮合”下,二人结成了真正的革命伴侣。

在这个秘密据点,熊瑾玎和朱端绶夫妻俩,足足维持了三年。三年里,他们从未暴露,并且,熊瑾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为我党筹集的资金,也在不停的往上涨。

后来,还开办了印刷厂,和毛泽民一起秘密印刷报刊,可谓是我党革命历程上,光鲜亮丽的一笔。

二、创办《新华日报》

1933年,熊瑾玎因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入狱,而朱端绶也因叛徒的指认,被关入了巡捕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两人始终不认自己的身份,后来多番询问无果,朱端绶便被放了出来。

然而熊瑾玎和其他同志还被关在监狱。为了不让这些同志受苦,朱端绶便牺牲自己,开办酒馆,辛辛苦苦赚到钱后,就去买些生活物资,给身在监狱的丈夫以及其他同志送去。要是没有朱端绶,这些同志还不知道要怎么撑下去。

直到1937年,熊瑾玎等同志才被释放,而朱端绶也已经等了丈夫3年。并且,这段经历,也赢得了周总理充分的信任。以至于每次要“做生意”时,他总会想到熊瑾玎夫妇。

同一年,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他们准备创办《新华日报》。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自然也同意发行《新华日报》,但这仅存于表面。背地里,他们却不断作祟,什么封锁纸张,拘留报童,凡是对《新华日报》不利的,他们都干。

只为限制《新华日报》的传播,并将其搞垮。

不过,对于熊瑾玎夫妇俩来说,这些通通难不住他们,他们见招拆招。关于资金和纸张的供应,他们联系了很多朋友和一些企业家们,想方设法找到了一条渠道,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并且还有周总理的影响力在,所以《新华日报》在他们手里,可谓办的风风火火,发行数量直线上升,甚至超越了国民党的“官报”。可以说《新华日报》已然成为传播我党思想的一大利器。

1949年10月1日,振奋人心的开国大典,在北京盛大举行,熊瑾玎夫妇也来到现场观礼。当新中国成立这句话,从主席口中说出,看到万千国人欢呼雀跃,熊瑾玎还是止不住的颤抖,他太激动了。这么多年的艰难困苦,不就为了这一天吗,如今真的盼到了!

从这之后,夫妻俩又投入到了新的岗位,他们一直兢兢业业,为民为国,直到离休。不过,这段时间以来,两人没有再和主席一起工作,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主席竟还一直记得他们。连熊瑾玎的80大寿他都没忘。

虽然因为处理公务,来的晚了一些,但面对这一惊喜,熊瑾玎夫妇还是激动不已。随后几人在饭桌上闲聊,周总理还表示,两人可以写一些回忆录之类的东西,让子孙后代们,都看一看,这条路走的有多么的不容易。

临别前,朱端绶还说,要在总理的寿辰做几道好菜,但是不幸,有时就是来的这么措手不及。1973年那年,熊瑾玎突然病重,虽然已经住进了医院,周总理还把自己的保健医生派了过去,但依旧没能扭转熊老的病情。

而那时,周总理的身体其实也在恶化,不过他还是拖着病体,抽空去到了熊老的病房,再看老友最后一眼。看着已经无法说话的熊老,周总理也是久久无言。

过了一会儿,朱端绶拿来一张纸条,上面,是丈夫想要说的最后一句话:“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结语

1973年1月24日,熊老因病逝世,享年87岁。熊瑾玎夫妇俩,为了革命历经磨难,但两人始终相濡以沫,共同进退。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并为我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而他们的精神,也将会永远的传承下去。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