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 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7:30 2

摘要:《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于5月20日起施行。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技术创新、就业等方面贡献着重要力量。新法实施将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山东省首场专题宣讲会上周在青岛开

惠企“法治大餐”护航万家企业

《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于5月20日起施行。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技术创新、就业等方面贡献着重要力量。新法实施将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山东省首场专题宣讲会上周在青岛开讲。

在宣讲会上,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多位资深律师从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关系的综合视角探讨新规落地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现场参加研讨的60多名民营企业家和线上观看直播的3000多位网友带来了新政策、新法律的权威解读和实务指引。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惠企政策宣讲活动,青岛市司法局自2019年以来已经组织开展8000余次,帮助万余家企业落实税费减免、享受政策红利,化解合同纠纷、企业融资、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问题。

法治大餐让企业家收获满满

“《民营经济促进法》在保护企业和企业家人格权方面有何创新?”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洁引用近期网络热议的抖音直播玉石赛道“柴怼怼”与胖东来之间的纠纷,阐述了新法明确企业家遭受名誉侵权时可申请禁止令,而且网络平台有责任快速制止侵权信息传播,以降低企业家维权成本、防止损害扩大。

“私刻‘萝卜章’是违法行为,那么刻一枚是什么责任,刻几枚开始追究刑事责任?一般看来,刻一枚要承担行政处罚责任,刻三枚以上就要追究刑事责任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从哪天开始起算?一般认为是判决生效后起算,但根据新的司法解释规定,相关人员在收到应诉通知之日起,如果存在转移财产行为,就可以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围绕民营经济活动高发罪名,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姜保良用鲜活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风险警示,解读了新法落地之后企业如何科学管理经营、远离法律红线。

一条条法律知识干货,让企业家收获满满。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往往缺少专门的法律服务团队,在公司治理、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难免会遇到各种法律风险,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争议等。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先年表示:“法律服务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纠纷。而惠企法律服务从企业战略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可以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为企业创造商业机会,通过合法的手段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马先年表示,这些年来,惠企法律服务团队目睹过年销售额过亿企业面临转型困难、法律纠纷缠身的危机时刻,也陪伴过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走出困境,见证过初创型企业日益壮大。惠企法律服务不是花架子,而是有实招。

律师出“实招”为企业解难题

律师作为惠企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通晓法律实务规则,从外部视角为企业带来法律智慧。例如,活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行业政策利好,为企业盈利增效;识别和防控营业风险,帮助企业化解纠纷、不踩红线。

青岛一家小微企业成立于2020年,主要经营品牌家居代理销售业务。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员工数量也扩展到十余人。但公司受传统模式影响管理不规范,存在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社保费用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等问题。半年前,离职员工郭某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的差额约5.9万元。公司负责人孟某因在公司人事管理和劳动法规方面存在知识盲区,举手无措。她通过青岛市惠企法律服务管理平台与惠企律师团队取得联系。

惠企团队依据劳动仲裁法定仲裁时效,帮助企业梳理证据,减轻了赔偿金额。随后,惠企法律服务团队为公司量身定制了企业用工制度。至此,企业实现了从危机应对到管理升级的转变。企业人力合规成本占比从7.2%降至3.5%,初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劳动管理流程,增强了员工的信任感和企业凝聚力。

合规服务助企业“扬帆出海”

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目前,全市惠企法律服务团队由来自80余家律所的600余名律师组成,他们问需于企,联合市工商联、市科技局等单位走访行业商会、协会和重点企业,建立园区内律师定期“坐诊”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他们在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惠企法律服务窗口,专业律师轮流坐班,解答企业政策和法律咨询。他们深入镇街,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开展“点单式”法律政策宣讲,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与此同时,市司法局组织惠企法律团队编写惠企法律服务制度与案例汇编、企业合规系列指引等服务产品十余种,持续加大惠企服务供给力度;开发线上惠企法律服务管理平台,接入爱山东APP,链接青岛政策通平台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企业可一站查询惠企法律服务团队成员联系方式和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和法律法规。自2019年以来,全市惠企法律服务团队共开展惠企法律服务44万余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惠企政策宣讲8000余次,接受企业政策、法律咨询20万余次,为企业10万件次合同及法律事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开展法治体检2800余次,协助企业落实税费减免、享受政策红利约2亿元,帮助万余家企业解决合同纠纷、企业融资、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问题。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已成为关乎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青岛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展外向型特征明显,为赋能企业‘走出去’,市司法局打造惠企法律服务升级版,积极开展企业合规工作指导,以提升外贸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和探索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企业合规服务体系为重点,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统筹企业合规服务资源,推动成立青岛中世合规研究院、青岛国合合规研究院、青岛企业合规研究会,组建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团,务实开展外贸企业合规服务,为全市2万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为168家重点外贸企业提供一对一合规服务,助力企业‘扬帆出海’。”青岛市司法局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处处长张前进表示。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来源: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