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史党建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给全国高校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全国许多高校抓住这个机遇,以不同方式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出了很多成果,促进了全国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全国党史党建研究的队伍,提高了全国党史党建研究的水平
李忠杰
《北京市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23》,程美东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汇集反映北京地区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状况和主要成果
党史党建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给全国高校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全国许多高校抓住这个机遇,以不同方式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出了很多成果,促进了全国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全国党史党建研究的队伍,提高了全国党史党建研究的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及时、全面把握全国党史党建学科发展的动向和进展,也成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关心的话题。为此,一些单位特别是高校做了很多工作,汇编了多本年鉴和研究报告。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等从2021年开始,连续主编出版了《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年度报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清华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由冯俊、朱安东主编,出版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年鉴2022》。与上述北师大和清华所主编的图书有所不同的是,由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推出的《北京市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23》,主要是汇集反映北京地区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状况和主要成果。这个定位很恰当,避免了与北师大和清华的重复,同时也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党中央明确定位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全国高等院校的中心,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双一流高校。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图书馆。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负责全国党史和文献研究工作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就在北京;负责党建工作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就在北京。与此相关,还有其他很多中央的和北京的党史党建研究机构和工作机构。北京这种资源是得天独厚、全国一流的。北京的各项工作要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的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毫无疑问也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著作
那么,北京的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实际走得怎么样呢?《北京市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23》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北京市域范围内的党史党建研究单位,包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高校的党史党建学科、北京地区党校、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地区学会和展陈单位。在此基础上,汇集和介绍了这些单位在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这种介绍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我曾说过,不少高校学者介绍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时,习惯于从知网搜罗一些文章,据以写出一些综述。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总体说是很不完整、很不全面的。因为这种综述忽视了真正从事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实际成果。不管什么综述,要反映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动态和成果,必须首先关注这些单位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果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这样的部门以及权威专家的工作和成果,尤其是重量级著作和大报大刊的成果都不了解,没有反映,那各种所谓的综述只能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本书既比较清楚地介绍了北京地区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各高校、党校、科研院所及学会等各种单位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从中共党史来说,内容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以及北京地区党史研究,着重关注了对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理论创新的研究进展。同时,也汇聚了党建方面研究的很多著述、成果,包括党建理论、制度法规、党风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多角度展现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特别关注了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改革开放45周年等有特色的专题,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这些专题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也为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书系统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进展和成绩。既简要说明了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定位、基本知识结构与概念体系等核心问题,又通过系统梳理,着重反映了北京地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演变脉络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科定位、学科关系、知识结构与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情况,全面介绍了北京市党史机构、党校、学会、高校等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状况,强调了高校、科研院所、期刊与学人、党史研究与党建研究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发展。同时,还突出介绍了北京大学和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展览馆联合成立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方面的情况。为其他地区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书还收录了中共党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报告,反映了党史党建学科青年才俊的培养和发展,展示了人才辈出的良好前景。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23》的出版不仅是对2023年度北京市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展望和期待。本书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如何继续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致力于全面、系统梳理和研究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不断挖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此外,还可以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这些建议,都值得有关方面重视和研究。
总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23》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著作。各位作者奉献了大量智力和精力,把涉及党史党建的大量著述浏览一遍就不容易,更遑论提炼和总结了。北京的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面向未来,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要继续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通过编撰这种年度报告,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反映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进展和成果,推动北京的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不断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研究,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