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石刻、古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为可移动文物。
2025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石刻、古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为可移动文物。
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法律底线的挑战。无论是盗掘古遗址、损毁古建筑,还是违规改造文物场所,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
(三)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装的;
(五)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破坏的;
(六)施工单位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文物修缮、迁移、重建的。
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第九十六条
——“国际博物馆日(The Future of Museum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时间为每年的5月18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这一天的设立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
播音制作:郭岚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郭岚、王浩懿
初审:郝滋丽
复审:钟晓
终审:赵敏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来源:吉林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