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引领下,黑龙江省博物馆以流动展览“昆虫世界中的铠甲勇士——锹甲”为媒,突破性地走进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此举打破传统馆校合作边界,为听障、视障等特殊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充满温度的自然科学的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引领下,黑龙江省博物馆以流动展览“昆虫世界中的铠甲勇士——锹甲”为媒,突破性地走进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此举打破传统馆校合作边界,为听障、视障等特殊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充满温度的自然科学的探索之旅。这不仅是馆校合作的创新实践,更是一份温暖而珍贵的文化馈赠。
特殊学生因生理或心理上的差异,常被社会忽视,黑龙江省博物馆社教人员考虑到孩子们的独特需求,提前做足功课,多次与校方协调沟通。活动现场除了精心准备的科普材料外,还配备了专业手语老师同声翻译,将讲解内容转化为直观的手语动作,用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与美的大门。
形态各异的锹甲标本前,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光芒。互动时,虽然他们表达的方式或许与普通孩子不同,但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却无比炽热。有的孩子用不太清晰的语言提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有的孩子通过手语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爱与温暖。
踏入特殊学校的艺术长廊,一幅幅色彩浓烈的绘画如跳动的音符在墙面铺展,造型各异的黏土作品憨态可掬,掐丝珐琅在光影中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转过弯角,创客教室里的作品映出另一番天地:错位三角创意摆件,智能遥控机器人等,孩子们虽然发音含糊,却满怀热情地为参观者介绍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博物馆社教人员驻足良久,惊叹于他们用独特视角勾勒出的斑斓世界,被他们纯净内心绽放出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打动。
此次活动是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一次大胆拓展,是一次充满挑战却又无比值得的全新尝试。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对话。它为特殊群体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播下热爱自然的种子,也为社会关爱特殊群体提供了创新范例。未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深入探索更多适合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无论是丰富多彩的科普讲座,还是生动有趣的手工实践,或是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博物馆会不遗余力地将优质的文化资源带到他们身边,让文化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博物馆的知识财富,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明亮窗户,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
来源 | 黑龙江省博物馆
来源:大美龙江城市会客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