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核官网新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若干招标项目,其中比较关键的在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创新技术展示片与企业宣传片视频制作服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重大活动服务项目》,显示中国聚变公司即将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中核集团新装置呼之欲出。
中核官网新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若干招标项目,其中比较关键的在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创新技术展示片与企业宣传片视频制作服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重大活动服务项目》,显示中国聚变公司即将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中核集团新装置呼之欲出。
此外,近期新闻联播大篇幅报道核聚变、新华社发文、原子能法案二审、生态环境部开展聚变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保障聚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信号加速强化。
世界主要磁约束聚变装置包括托卡马克、仿星器、磁镜等, 其中托卡马克最容易接近聚变条件而且发展最快。
我国正式参加了ITER项目的建设和研究。我国正在自主设计、研发CFETR项目是ITER装置与聚变示范堆 (DEMO) 之间的桥梁。
海外进展方面,CFS公司B2轮融资确认已获得10亿美元认购,估值达到80亿美金,可类比机器人赛道的特斯拉;美国NIF实现Q=4的聚变增益(输出能量四倍于输入能量);欧洲21家顶尖机构发布《聚变愿景》、美企业成立中西部核聚变联盟、FIA致信美国国会以税收政策促进聚变发展。
装置进展方面,BEST计划27年夏天建成,年底实现“被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一定必须要在中国! 先觉聚能近期可能揭牌;二期27-28年启动。环流三号:处于改造过程中,今明两年完工进行氘氚实验。夸父:2025年底前建成。
根据目前主流的托卡马克装置的配置,可以将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划分为上游原料供应、中游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以及下游整机建设和运营等环节。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钨、铜等第一壁材料、超导材料及氘氚燃料等;
中游的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部分,包括包层第一壁、偏滤器、高温超导磁体等关键组件。
下游的整机建设和运营环节虽然目前尚未实现商业化发电,但却是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最终目标和应用方向。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行行查
产业链相关国光电气、永鼎股份、合锻智能、旭光电子、联创光电、精达股份、王子新材、弘讯科技等;以及海陆重工、安泰科技、西部超导、中核科技、东方钽业、中密控股、久立特材、广大特材、大西洋、航天晨光、厦门钨业、浙富控股等。
根据产业链调研,国光电气ITER业务将逐步恢复;国内其余实验堆涉氚部件将由公司独供;先觉聚能有序启动;永鼎股2027年争取达到1.8万公里产能,带材目前售价100+元/米;合锻智能之前公告的真空室订单下半年起将陆续交付,后续将与安泰科技共同供货偏滤器、第一壁等产品;王子新材BEST已初步招标,后续还有接单预期。#可控核聚变##核电#
来源:乐晴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