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六点,天还没大亮,老张就被鹦鹉啄食盆的响声吵醒。他摸黑翻出记账本,借着手机灯光算这个月的开支:“饲料又涨了,东北玉米从一块二涨到一块四毛八。”媳妇在灶台边煮着稀饭,顺手往鹦鹉食槽里撒了把小米:“省下这点,够咱中午加个炒鸡蛋。”
早上六点,天还没大亮,老张就被鹦鹉啄食盆的响声吵醒。他摸黑翻出记账本,借着手机灯光算这个月的开支:“饲料又涨了,东北玉米从一块二涨到一块四毛八。”媳妇在灶台边煮着稀饭,顺手往鹦鹉食槽里撒了把小米:“省下这点,够咱中午加个炒鸡蛋。”
这是2023年秋天,老张拿到养殖许可证的第三个月。院子里新装的防逃网花了六千七,用的是2毫米粗的镀锌铁丝,网眼比小拇指还细。昨天镇上来检查,说顶上还得加层防麻雀的尼龙网,又要多花八百块。
上个月赶集卖鸟,老张特意给每只牡丹鹦鹉套了林业局发的脚环。塑料环三毛钱一个,印着“鄂G-2023-00456”的编码。隔壁摊的老王凑过来嘀咕:“你傻啊!我这仿制的才八分钱一个,扫码照样显示是合法鸟。”
正说着,来了个穿皮夹克的年轻人,指着老张笼子里的鸟问:“带环的多少钱?”“一百五。”“太贵!西头老李家不带环的才八十。”年轻人甩手走了,留下老张蹲在摊子后头生闷气。那天他一只鸟没卖出去,倒赔了二十块摊位费。
前天给幼鸟打疫苗,老张手抖扎偏了针。小鹦鹉扑棱着翅膀乱飞,药水洒了半瓶。媳妇心疼得直拍大腿:“这一针管药顶得上两斤猪肉钱!”现在他们家冰箱里,鹦鹉用的葡萄糖注射液和儿子喝的AD钙奶挤在一块儿。
镇上的兽医老周来一趟要收三百,老张舍不得,自己从拼多多买了本二手《禽类疾病防治》。书是2012年出版的,里面说给鹦鹉治病能用土霉素,可现在兽药店里根本买不着人用抗生素了。
1. 防逃网下种香菜
为了省点菜钱,老张在养殖棚角落撒了把香菜籽。鹦鹉粪当肥料,LED补光灯是拿儿子旧台灯改的。现在每天摘两把下饭,媳妇说比市场上买的香。
2. 儿子的暑假作业
上初中的儿子把养殖场数据写进数学题:“如果每只鹦鹉每天排泄30克粪便,20只鹦鹉三个月能产生多少有机肥?”老师批改时画了个问号,老张连夜开了张假证明,说自家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3. 赶集必备三件套
老张的破摩托车上永远绑着三样东西:折叠鸟笼、《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一包备用脚环。有次遇上大雨,证件被淋得字迹模糊,他在镇政府门口晒了两小时,差点耽误接孩子放学。
1. 逃逸事件
上周暴雨刮坏了防逃网,飞走三只牡丹鹦鹉。老张举着竹竿在村里找了两天,最后在村主任家房梁上逮回来两只。赔给买家三百块,自家炖了只摔断腿的,肉柴得塞牙。
2. 邻里纠纷
后院的刘婶总说鹦鹉吵着她孙子睡觉。老张买了盒鸡蛋登门道歉,结果发现她家新买的广场舞音响比鹦鹉声大得多。
3. 证明难题
去银行办贷款,客户经理非要“鹦鹉资产评估报告”。老张把养殖场拍了二十张照片,又求着镇林业站开了张证明,来回折腾半个月才批下五万块。
月底算账,媳妇拿着计算器按得啪啪响:
卖鸟收入:38只×120元=4560元支出:饲料1460元+电费280元+脚环11.4元=1751.4元净赚:2808.6元比去年无证时少挣四百,但不用半夜转移鸟笼了。老张从账本里抖出张皱巴巴的罚款单——2021年的八千块罚金收据,撕碎了扔进灶膛。
夜色渐深,老张打着手电检查防逃网。有只牡丹鹦鹉突然开口:“晚安!晚安!”他笑着塞进把小米,听见媳妇在屋里喊:“洗脚水要凉了!”
老张家2023年10月账单
项目金额(元)备注玉米饲料1460涨了13%电费280含恒温箱和补光灯脚环工本费11.438只×0.3疫苗损失45打碎的两瓶药摩托油费60往镇上跑了四趟净收入2808.6比种地多挣一千二来源:自由哥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