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对比实验-变式练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03:33 2

摘要:实验一的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2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2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通电使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变式演练】

【变式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拓展探究。

(1)实验一的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2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2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通电使红磷燃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①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写出红磷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②实验成功后,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③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2)实验二是同学们查阅资料获得的信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图1是相应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图2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降低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变式1-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

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

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

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

【变式1-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氧气

B.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A.AB.BC.CD.D

【变式1-4如图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该套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3)实验中可观察到(选填“干燥”或“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澄清石灰水(填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中用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的大理石2.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2g/L,理论上能生成CO2的体积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变式演练】

【变式1-1

【答案】(1)充分耗尽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40难溶于水

(2)D

【详解】(1)①为了确保集气瓶内氧气被完全消耗掉,使实验结果准确,在实验时红磷需稍过量,尽可能把氧气反应掉;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为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由于实验时先在实际容积为12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20mL的水,即反应开始时空气的总体积为120mL-20mL=100mL,故若实验成功,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体积为100mL×1/5=20 mL ,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20mL+20mL=40mL。

③因为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只增加20mL,如果氮气溶解,集气瓶中的水会进入更多,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2)A、该实验中的气压先由于红磷燃烧,温度升高,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故BC段气压升高,故A正确。

B、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瓶内温度逐渐降低到室温,气体体积减小,所以CD段气压减小,故B正确;

C、待温度冷却打开止水夹时,瓶内的氧气含量减少,气压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使瓶内气压增加,故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C正确;

D、木炭燃烧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瓶内的气压只有刚开始时由于温度的升高气压变大,其他时候,瓶内的气压几乎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1-2

【答案】B

【详解】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可以将管①、管②隔离开,说法正确;

B、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管②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管②中白磷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说法错误;

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

D、白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可以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说法正确。

故选:B。

【变式1-3

【答案】A

【解析】A、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能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氧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除了金属不同外,酸的种类不同,不能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除了水的温度不同外,第一个烧杯还使用了玻璃棒进行搅拌,不能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变式1-4

【答案】(1)铁架台

(2)操作简便,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湿润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4)设理论上能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0.88gCO2的体积为0.88g×2g/L=0.44L

答:理论上能生成CO2的体积是0.44L。

【详解】(1)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故填:铁架台;

(2)该套实验装置将活塞旋开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因此用该套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故填:操作简便,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实验中可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湿润;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4)见答案。

来源:晟睿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