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能源,合作才是共赢之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9:03 2

摘要: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正式宣布成立欧洲总部。这标志着中欧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具有重要意义。当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名通过“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案”,禁止国土安全部从宁德时代等六家中企采购电池时,中欧正以“技术互补、市场共生、规

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正式宣布成立欧洲总部。这标志着中欧在新能源领域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具有重要意义。当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名通过“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案”,禁止国土安全部从宁德时代等六家中企采购电池时,中欧正以“技术互补、市场共生、规则共建”的绿色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零和博弈注定被时代抛弃,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 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崛起,靠的是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突破与全产业链优势,蕴含了诸多企业和无数从业人员经年累月埋头苦干钻研核心技术的心血。如今,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从专利数量到制造工艺,中国企业已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多方位竞争优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在2024年1-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10的公司中,有6家公司来自中国,合计市场占有率达67.1%。其中,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中企的市占率之和就已过半,达到55.1%。在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前5名均来自中国。 但中国并未独享发展红利,而是以“中国制造”的效率与成本优势,为欧洲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深入布局和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欧洲能源市场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西班牙的贸易额增长4.5%,其中绿色能源的出口占据显著份额。特别是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锂电池出口量也创历史新高,达到39.1亿个。此外,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中国新能源企业也在欧洲市场取得显著进展。这些企业的成功布局,不仅推动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出口,也促进中欧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反观美国,其所谓“脱离外国敌对电池依赖法案”,实则是将经贸问题武器化的又一闹剧。这种既要享受“中国制造”红利、又要挥舞制裁大棒的畸形心态,暴露出美国在绿色转型中的战略焦虑。事实上,美国市场对中国电池的深度依赖,使得这一系列打压措施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强行切断供应链不仅难以振兴美国电池产业,反而会大幅推高国内成本,使美国在全球绿色革命进程中被远远甩在后面。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违背市场竞争规律必然带来的“自食恶果”。 在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取得不俗表现的背景下,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和需求持续上升。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美国连续5年稳居中国锂电池出口头号市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锂电池交易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53.15亿美元,占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与市场需求旺盛相对应的,是美国本土企业的供给能力不足。从全球新能源电池企业的市值、产能和技术实力来看,美国本土企业在与中资电池企业竞争中处于下风。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使然,并不是美国捏造的所谓“中国试图取代美国霸权”叙事。然而,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美国首要考虑的不是修炼内功,而是通过立法恶意打压中国企业,动用国家机器为本国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近年来,华盛顿某些政客的拙劣表演,戳破了美国素来标榜的“自由市场经济”神话。从芯片法案到电池禁令,从实体清单到关税大棒,美国正将国会山改造成全球最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本营。这种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安全化、武器化的做法,正在制造美国产业链的“堰塞湖”。长此以往,美国只会越发沦为世界的孤岛。 美国政客还应该明白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功依靠的是自主创新与全球需求的双向奔赴,美方一系列对华极限操作吓唬不了中国,遏制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反而可能促使它们加速技术迭代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布局。当美国政客还在挥舞“国家安全”大棒时,中欧已用行动证明:绿色发展的星辰大海,唯有合作才能抵达。(作者均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