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少人眼中,玉石除了是时尚品之外,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奢侈品。尤其是对于那些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起步的和田玉、翡翠等玉中霸主来说,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在不少人眼中,玉石除了是时尚品之外,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奢侈品。尤其是对于那些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起步的和田玉、翡翠等玉中霸主来说,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所以一直有人对于玩玉人花大价钱买玉的行为不理解,花那么多钱买一块不能吃不能喝的石头,图什么?这不是人傻钱多的行为么?
当然,对于这种人傻钱多的观点,玩玉人往往会说: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玩玉的人,确实对玩玉人有着多多少少的误解,今天我们不妨借着这个机会来聊聊玩玉人这个群体,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01
中国有多少玩玉人?
根据行业数据估算,全国玩玉人群(含从业者及深度爱好者)约 5000 万至 8000 万人,占总人口 3.5%-5.7%。
这一群体可细分为三个层级:
高净值核心层(约 300 万 - 500 万人)。
以企业家、金融精英、文化名人为主体,集中于一线城市及玉石产地,他们家庭年收入超 500 万元,人均年消费超 10 万元,主导高端原石交易与拍卖市场。
例如,2025 年新疆和田玉公盘交易中,顶级籽料克价超万元,还有各种拍卖会上的精品和田玉、大师作品等,都是这些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热门选择。
中产消费层(约 3000 万 - 5000 万人)。
以企业高管、资深专业人士、文化从业者为主,家庭年收入集中在 30 万 - 100 万元区间,偏好购买 5000 元 - 5 万元的成品玉器,原石等,这类群体是玉石市场的中流砥柱,占市场交易量的 70%左右。
他们最喜欢消费的是玉器种类主要是吊坠、手镯、玉牌等,兼具装饰与收藏属性。
另据电商数据显示,淘宝玉石类目年活跃买家超 2000 万,其中 60% 来自这一群体。
年轻泛爱好者层(占比超 30%)。
Z 世代(25-35 岁)月收入 5000-15000 元,他们主要是通过直播电商和国潮文化涌入市场,2024年其消费群体占比升至 35%左右,有力地推动市场向 “文化消费品” 转型。
这类群体在玉石方面的年均消费 1000-5000 元,主要偏好时尚化、轻量化产品,如模块化玉饰、古风手串等。
2024 年抖音玉石直播销售额突破 400 亿元,其中 30% 订单来自 18-25 岁用户,年均消费频次达 2-3 次。
所以说,如今年轻人不喜欢玉石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们只是消费实力暂时有限,所以暂时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话语权不够强。
02
玩玉人玩玉到底图什么?
玩玉人是出于什么目的玩玉?这可能是很多不玩玉的人最想知道的问题。
其实玩玉人的玩玉目的是比较复杂的,不同的群体玩玉的目的自然也不相同。
有人是为了投资升值。当然,对于玉石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不是所有的玉石都适合投资升值,只有那些精品料子才有升值潜力,但这类料子没有性价比,并不适合一般人。
有人是为了养生。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佩玉、敬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玉在中国人心中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玩玉能养生。
当然,这里的养生不是说治病,而是滋养精气神。毕竟人养玉三年,玉佑人一生,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有人是为了塑造品位修养,和田玉作为一种高雅文化的象征,它虽然看起来没有黄金钻石那种土豪般的耀眼,但是它低调有内涵,无论是佩戴它还是收藏它,都是一种文化和品位的展示。
很多人玩玉,就是为了通过玉石的格调来塑造自己的品位修养,并向外界展示自己在文化涵养方面的修为。
还有人是为了追求时尚文化。玉石是 “文化基因的载体”,62% 的 Z 世代将佩戴玉饰视为 “文化主权的表达”。
例如,汉服爱好者中 68% 会搭配玉饰,并遵循 “形制对应法则”,这种时尚文化消费行为使玉石从珠宝升维为 “可穿戴的考古”。
玩玉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玩玉人的理由也各种各样,不知你属于群体中的哪类,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玩玉的?
来源:藏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