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看“击鼓说唱俑”奏响千年乐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9:30 3

摘要:为了满足更多市民游客对高品质博物馆的追求,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博物馆联合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展览位于市博物馆二号临展厅,成为国际博物馆日里的热门打卡地。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图为汉代灰陶击鼓说唱俑;(全媒体记者王畅彤摄)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图为汉代灰陶乐舞俑一组五件;(全媒体记者王畅彤摄)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图为唐三彩马上参军戏俑一组二件。(全媒体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畅彤)初夏时节,万物并秀,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随着博物馆热的逐年递增,“到博物馆去”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口号,而成为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自发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认同。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在2025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219667人次,而这一数据在2024年同期为156059人次。

为了满足更多市民游客对高品质博物馆的追求,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博物馆联合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展览位于市博物馆二号临展厅,成为国际博物馆日里的热门打卡地。

走进展厅可以看到,这件汉代灰陶击鼓说唱俑高约56厘米,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动作夸张,仿佛正要扬臂击鼓,再现了古代说唱艺人的表演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击鼓说唱俑是汉代陶器中的常见类型。尤以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击鼓说唱俑为代表,被学术界誉为“汉代第一俑”,堪称写实主义的杰作,属国家一级文物。2023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部原创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便是以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让这个来自2000多年前的文物穿越时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剧场中“活”了过来。

由击鼓说唱俑继续向前参观,造型各异的乐舞俑活灵活现,引人注目。他们有的在弹琵琶,有的在吹筚篥,有的在打鼓,有的组成乐舞队在表演。82件(组)珍贵文物围绕“未央大乐”再现了汉唐至宋元时期乐舞戏曲的辉煌历程,仿佛一场盛大的舞会正在进行,跨越千年的旋律在这里奏响。

现场讲解员介绍,中国乐舞艺术肇始于先秦,至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艺术混搭范儿的“乐舞百戏”达到鼎盛。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催生出勾栏瓦舍中的宋杂剧,其艺术形式被金院本、南戏、元杂剧传承发展。

据了解,这项展览展品涵盖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年代纵跨汉至元千年历史。包含汉代灰陶乐舞百戏俑、魏晋南北朝乐舞俑、唐代三彩参军戏俑等珍品。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宝宗说:“这批珍贵文物不仅记录了中国乐舞戏曲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古丝路各地在音乐、舞蹈方面的交流、融合与碰撞,更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光辉历程。”

《未央大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将持续至8月15日,市民游客可微信搜索“乐活乌鲁木齐”或至市博物馆现场预约参观。

来源:新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