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趣的是,文件出台时间,既是划分历史阶段的里程碑,作为十年运动的起点;在运动中“516分子”又是一种反革命的代称;在上山下乡高潮时还是清退在职工人的一条时间界限。
《阿天讲古》181
《蹉跎岁月》15
这两天网上有不少文章提到了“五一六”,才想起这是个特殊的日子。五十九年前的5月16日,通过了一份《通知》,成为指导史无前例的十年运动的纲领。
有趣的是,文件出台时间,既是划分历史阶段的里程碑,作为十年运动的起点;在运动中“516分子”又是一种反革命的代称;在上山下乡高潮时还是清退在职工人的一条时间界限。
1967年5月17日报纸
1966年初,山雨欲来,各报都在批判《海瑞罢官》。学校紧跟形势,油印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剧本,发到各班供大家批判。我第一次见识了剧本是什么模样,还记住剧本有“天寒地冻风萧萧,海父南归留不住”的唱词。大家以为批清官是学术问题,以后点出它的要害是罢官。
到了5月初,报纸点名批判“三家村”,说作者说了黑话,大家一时不明白,这么高级的干部竟会在报刊上含沙射影,还说“太阳上有黑子”是“恶毒攻击”,完全属于“吮字骨”(挑骨头)。紧接着,各地依样也揪出了大大小小的“三家村”。漳州有几位文艺青年油印了《春蕾》等小刊,刊登本地文学爱好者写的歌颂新时代的文章,也遭批判。中山公园内贴满批判”三蕾一鸿”的大字报,漳州文化界名人陈布伦首当其冲。
报刊上的杂文结集《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
不久,6月1日广播了北大的大字报,同日报纸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席卷全国。派工作组进驻学校,校长成了走资派靠边站。之前学校还正常上课,高三毕业班同学正准备冲刺高考。6月份学校全面停课,接着又宣布取消高考,在校六个年级的中学生从此失去上课升学的机会,几年后都去农村接受没有文化的贫下中农“再教育”。
运动初期,学校先抛出有历史问题的老师,其中有教我们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她们温文尔雅,让大家十分意外,接着又批判两位校长,说校长是混入革命队伍的上海小开。校园到处是大字报,起先批斗还没有见到打人,八一八以后,一夜之间有人戴起红袖章,狂热的革命小将们仿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出现戴高帽挂牌游街和暴力批斗。在校内,我的初中英语老师被斗后跳井未死,拉出来再批斗,我的高中英语老师被学生打断肋骨,政治处主任害怕被批斗而跳楼……。一时间校园里充满红色恐怖,每天都有人被批斗,我的物理老师被揭发说他曾在课堂上污蔑大跃进生产的硫酸有杂质像酱油,不少老师精神和肉体都吃了苦头。
516又是一场清查运动的名称。“五·一六”兵团,是北京一个派性的小组织(记得是北京钢铁学院),该组织在1967年8月间,散发攻击领导的传单。1968年成立清查“五·一六”专案小组,清查扩大化,把许多干部、群众打成“五·一六”分子,遭到长期隔离审查、批斗、监督劳动,丧失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小学六年级时我装了矿石收音机,后来矿石机升级,自己动手加了一级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灵敏度大增,但选择性很差,经常会串台,串进短波电台。有一天,听到杂波电台说有个五一六兵团贴大字报反对中央领导,播音把它念成了第516团。看来外界要捕捉和报道国内运动信息也很困难,不了解此处的516含义是日期,而不是派性组织的序号。
“五一六”对于上山下乡运动,还有第三个含义。1969年,各地掀起上山下乡高潮,凡是没有正式工作、未婚的16岁至25岁城市居民,统统要上山下乡,如果是独生子女的可申请留城。不论是否读过书、是否上过中学,都叫做知识青年。我下乡的长泰,农民叫知青为“智识阿”,我们称农民为”农哥“。有个机构叫四面向办公室,专门负责动员安置知青下乡,后改名知青办。年初下乡那批,动员成分多些,到了年底,基本属于强制性。为了逃避下乡,有的草草找对象结婚。
已有正式工作的,也不能全部幸免。困难时期之后,城市很难就业。如要找工作,得要先到“街政府”当“街桌布”(义务工),表现好的可优先领到招工表再排队等待。那时劳动局每年招工人数很少,且只招收合同制临时工,属于编制内用工,但工资很低,每月才24元,而固定工最低的一级工也有33.5元。
1966年运动开始,但各单位仍有少数指标通过劳动局招工,有些家庭困难或有门路的,还能进厂当合同工。1969年,市里出文件说凡是1966年5月16日以后进厂的工人,一律予以清退,虽手续完整,运动期间招工的都不算数。老友黄添才是三中67届初中,招进位于新华南路的圆钉厂,也被清退。这些人被大家戏称为“516分子”,也要和老三届生、社会青年一起去农村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起下乡的。就又几个曾领过正式工资的知青。“好该在”,我二哥是1965年进厂,要不我家又要多一人下乡。
下乡那年,还在坚持执行原来的路线,怎么运动期间正式招工的都不算数?显然逻辑矛盾,如果是过后到了“全面否定”的年代,才以此划线清退倒是可以理解。
有些日期,还是待遇的分界线。干部退休,80年代起通称离退休,后来才知道退休和离休享受待遇有重大差别。凡是1949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叫离休。离休又有老红军,老八路之别,1937年7月7日之前参加革命的,称老红军;1945年9月3日之前的,叫老八路。
漳州有点特殊,把享受离休待遇的时间点推迟到1950年5月12日东山解放日,表哥就属于512干部,看病住院全报销。
来源:不学八哥何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