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落实全省检察机关“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要求,进一步强化干警综合素能、推动办案质效与队伍专业化建设双提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举办干警素能提升培训班,常态化组织干警开展业务研讨与素能提升活动。
为全面落实全省检察机关“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要求,进一步强化干警综合素能、推动办案质效与队伍专业化建设双提升,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举办干警素能提升培训班,常态化组织干警开展业务研讨与素能提升活动。
5月15日,在院政治部指导下,院团工委及青工委大力支持,第一检察部特邀办公室干警于淼,以“用心用情传递检察好声音”为题讲授内外宣材料视野及撰写技巧,同时邀请全院青年广泛参与,一起破解“信息写作难、亮点提炼难”的共性问题,为提升检察工作“笔力”注入新动能。
“信息写作不是‘凭感觉’,而是‘讲章法’!”课堂伊始,于淼介绍了常见的信息分类,即经验做法类、问题建议类、典型案例类,结合检察办案实践逐一拆解。
“经验做法类”要聚焦“小切口”展现“大作为”,围绕本部门所负责的检察工作以及最新部署梳理有益做法,逻辑清晰明了,标题通俗易懂。“问题建议类”则要求找小找细,聚焦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行业运行机制、社会管理秩序等新问题、新动向,分析发案特点,提出治理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典型案例类”强调“可推广、可复制、效果佳”。
“宣传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法治影响力的‘放大器’!”授课第二阶段聚焦检察宣传,以主流媒体、上级院采稿的案例为范例,剖析上级关注点和媒体传播点的契合逻辑。
结合今年检察宣传重点,于淼提出可以锚定两个方面发力,一是紧扣“服务支点建设”,全方位展示检察机关在保护科技创新、助力长江大保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履职成效。二是着力民生热点,持续开展新型网络诈骗、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普法宣传。
在互动环节,干警们就日常写作中遇到的难点、困惑进行交流探讨。于淼耐心解答,并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直观展现“硬核”法律知识“通俗化”表达的技巧,现场气氛热烈活跃。“以前总觉得办案和写信息是两件事,现在发现信息写作能倒逼我们更注重办案的系统性、规范性!”一名检察官助理感叹道。
此次跨部门的研讨不仅使青年干警们对检察信息宣传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为今后更有效地抓取信息点、宣传点提供了新的启发。
活动结尾,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桃荣对授课研讨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干警须“三步走”:
一挖特色。关注区情发展,深植高新沃土,从新类型案件中提炼出东湖高新区“独一份”的经验,避免“AI式”的机械堆砌。
二走出去。进产业园、入高校、访社区,摸需求、听民声,以高质效检察履职让笔下文字充满灵魂。
三动笔写。从碎片记录到系统总结,把办案经验、辖区特色写在纸上,不断提高检察信息宣传的质效,写出“人无我有”的辨识度。
一堂课,解疑惑、拓思路、促提升。这场“跨界”联学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刑事检察部门深化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更为全院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提供了“充电站”。检察信息宣传如何写?答案或许就藏在一次次思考、交流与实践中。
来源:武汉东湖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