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5月18日)是“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开幕,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发布了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全国最新备案博物馆数已达7046家。此外,2025北京博物馆季正式启动,将
今天(5月18日)是“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开幕,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发布了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全国最新备案博物馆数已达7046家。此外,2025北京博物馆季正式启动,将持续到10月8日。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现场/记者拍摄
在“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现场,多个博物馆科技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在博物馆AI数字人导览展台,一排排手机大小的仪器上,是一个个AI虚拟人形象,通过语音提问,它就可以回答相关信息。
活动现场科技展台/记者拍摄
爱可生数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祯锋说,基于AI的大模型的训练技术,结合了数字人,更能够生动地与观众进行互动,根据观众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数字人,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与他去对话。每一个博物馆都会帮他们打造一个博物馆专属的知识库模型,除了文物讲解和知识学习之外,还能够满足年轻人的打卡分享,我们的AI创作笔记,我们的AI创作功能,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做得更为生动更有趣。目前北京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已经在试运行,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体验。
活动现场发布了多个重磅数据,其中全国最新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了7046家,每20.01万人一座博物馆,县域博物馆覆盖率达80%,6444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率达91.46%,全国博物馆馆舍总面积4392.91万平方米,藏品总数达到6741.3万件/套,总计参观数量14.91亿人次,全年举办4.3万个展览。现场还公布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2022—2024年度)结果、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等。首都博物馆等23家博物馆被评为优秀。
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章文永介绍,获奖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北京区域史的一个解读。第二,形式的新。内容和空间的结合,用一眼数千年的视觉廊道贯穿内容和空间。第三,应用了一些新的展示手段,比如说数字沙盘、数字媒体和实体文物的结合。北京博物馆季首博将推出新的展览,有“看·见殷商”、“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金银器展、房山历史文化展等等,好戏连台。
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圆梦双奥 共创未来——北京奥运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北京奥运博物馆馆长侯明说,这个是属于体育类的专题类的展览,因为双奥之城的存在,我们本着弘扬奥运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讲述好奥运故事,展现首都新时代的发展为主题,这是我们展览的特色。北京博物馆季我们是搞了许多的亲子教育研学活动。第二,我们有三个展览,一个展览我们已经开始了,是一个全国青少年的美术作品展,是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奥运会。那时候征集的全国青少年的作品,我们和希腊大使馆合作了一个奥林匹克精神展,展期是6月份到7月份,8月8号到10月份,我们有一个全国的美术作品展纪念双奥。
“看·见殷商”展览/记者拍摄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说,2025北京博物馆季正式启动,将持续到10月8日,其中,5月展览月将推出100项展览。“这个活动里,我们会每一个月设定一个主题,比如说5月就是展览月,我们会在这个月份里集中推荐北京市、国内、海外的一些展览向社会推荐。我们6月份是科技月,7月份是文创月,8月份是研学月,9月份是教育月。同时我们联动天津、河北文物局一起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合作举办展览,我们大运河博物馆三层有专门的京津冀合作的展厅,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的京津冀合作展览。”
来源:1039调查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