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 | 文创让“土特产”变“潮品”,链接更多游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9 10:04 2

摘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公园省,贵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贵州依托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积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贵州文旅频频出圈,“黄小西吃晚饭”、山地旅游、“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洋芋国……很多人都被这些贵州热词刷屏过。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公园省,贵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贵州依托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积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策划报道,展现贵州正以“山地+”推动旅游业态创新,构建“可玩、可感、可传播”的山地旅游新场景;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贴心服务,提升游客体验;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推出惠民乐民系列举措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消费最新趋势,也正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美好旅程。

——编者按

陆美东在肇兴侗寨礼团鼓楼旁边开的蜡染体验店“蜡染坊”,已经到第10个年头。顾客在这里除了可以购买各种蓝染衣物,也可以提供喜欢的图案订制蜡染制品,还可以在店里体验蜡染或扎染手作。

我们去店里时,一位外地客人刚结束体验,在陆美东的指导下,她花半小时给自己扎染了一件衬衣。花128元,她就可以给这次手工体验和这件DIY的扎染衬衣买单。

“贵阳礼物”文创店开进潮流街区。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其颇具规模和极具特色的侗族木构建筑,以及侗族大歌、蜡染、银饰等民间手工艺,是侗族文化中的瑰宝。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更令其饱受关注,被众多旅游者追捧。行走寨中,鳞次栉比的蜡染体验店、银饰体验店、旅拍店等,成为游客在游览村寨风光之余的流连之所。

用蜡染加工的时装包。

陆美东原本在外地打工,2016年在贵州旅游日渐红火的召唤之下回到家乡肇兴,开了这家蜡染店。她把这家小店用蓝染制品布置得精巧独特,“顾客来了都要左拍右拍,发朋友圈。”这也成为顾客来此体验手作和购物之余的“福利”。

贵州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除蜡染外,银饰也是贵州各大旅游景区常见的旅游商品和手工体验项目。在肇兴侗寨、西江千户苗寨等少数民族村寨,银饰体验店和首饰馆随处可见。在西江千户苗寨,人气最旺的一款银饰商品是苗族银帽冰箱贴;在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银耳坠冰箱贴则更为多见,售价在20至30元之间,备受外地游客青睐。

银冠冰箱贴颇受游客欢迎。

购物是旅游的重要一环。从贵州提出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目标以来,“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程落地,“贵银”“贵阳礼物”等贵州本土文创品牌崛起,加之由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乡村旅游创客大赛所激励的创意设计和文创项目,让更多的乡村旅游创意产品走向市场,丰富了游客在贵州的旅游购物体验。

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目前景区里运营文创及小商品的店家有近30家,其中主营文创开发设计的7家,主营银饰的12家,主营小商品的11家,文创产品涵盖西江苗族文化文创品、贵州农创产品、贵州非遗产品、贵州旅游商品等。

结合蜡染和银饰元素的奶茶在西江苗寨景区热卖。

除了各大景区售卖的适合大众消费的旅游商品,“贵州元素”也在通过更具备审美品位和专业能力的设计,进军更为高端小众的消费群。本土文创品牌“花田禾美”的HERMAY包具品牌,以侗布为设计元素,将民族文化、当代设计和精良制作相结合,2024年春在贵阳和南京全新亮相。品牌创始人郭静认为,只有更深切地汲取传统之美,才敢于用最当代的设计去呈现,“商品是文化更恒久的传播载体,它们数量众多,可以链接每一个人的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文、图/舒畅 吴蔚

海报设计/王子琪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