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年,AI正以“破圈者”的姿态闯入电视节目,在拓宽节目内容边界的同时,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就在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用AI赋能内容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杭州市人民政府携手推出一档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创新性地将AI技术从幕后搬到台前,用AI创业者的故
这两年,AI正以“破圈者”的姿态闯入电视节目,在拓宽节目内容边界的同时,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就在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用AI赋能内容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杭州市人民政府携手推出一档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创新性地将AI技术从幕后搬到台前,用AI创业者的故事搭建起了硬核技术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这档节目开播即火,上线短短一天就收获了近8000万次的播放量,揽获全网53个热搜热榜,累计登上杭州同城榜16次。而节目主话题及衍生话题阅读量累计超7000万,其中,话题#解锁中国AI的高光瞬间#登微博热搜主榜TOP10、微博社会榜TOP5,#寻找中国AI的下一条小龙#登微博同城榜杭州TOP12,#国产AI机器人载重600吨位居世界第一#、#国产AI机器人载重600吨世界第一#均登微博热搜趋势……
而在扎堆的AI企业中,笔者也注意到节目云计算AI独家合作伙伴阿里云。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节目向来都是“得热搜者得天下”,但无论是押中一档爆款、在节目植入的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还是如何用好节目内外的资源和话题,都是非常考验品牌的营销功力。而阿里云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自家的通义大模型、AIGC技术,也成功传递了自己的品牌态度,他们怎么做到的?
01
打造同频共振的沟通场域
让“开源开放”的品牌态度落地
近年来,有很多品牌热衷于追逐爆款节目,多少还是因长期流量思维带来的惯性。当然,并不是说选择与爆款节目合作有什么不对,而是在IP营销趋于常态化的当下,品牌应该保持更加理性的思考,想想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实现1+1>2的合作效果。
那么,为什么说阿里云和《赢在AI+》很“搭”?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并坚持开源开放的科技公司,阿里云屡次斩获Chatbot Arena、司南OpenCompass等权威榜单“全球开源冠军”“国产模型冠军”。在他们看来,“开源”能够集合全球开发者的智慧和力量,与单个公司独自研发相比,开源能更快速地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而且,通义大模型企业客户覆盖面极广,涵盖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以AI云计算平台,支持AI时代的创新创业者,是阿里云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赢在AI+》这档节目,也是希望为中国AI创业者打造实现梦想的舞台,让更多AI创业者被看到。节目开播之前,阿里云就与总台携手组织了12场路演活动,并从700多家报名企业中,筛选出102位充满激情的“AI创想者”。他们也将围绕“机器革命”“智能终端”“高校力量”“智能制造”“创想设计”“未来医疗”“智慧城乡”“智能办公”“智启万象”“智能芯算”十大“人工智能+”领域主题进行展演,共同冲击 “百亿AI资源包” 。
比如,首期节目以“机器革命”为主题,10位AI创想者携新技术、新产品逐一亮相,生动展示中国AI最新发展成果,让观众看到AI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可能。而第二期则是以“高校力量”为主题,学生创业者们带来了高校AI创新创业的热血与激情,青年学子携研究成果逐一登场,交出一份份“青春答卷”。其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AI创想者盛建中,就带领团队研发了“视觉新生”智能图像生成系统。如今,这个系统已帮助1000多个破碎的家庭修复了珍贵的寻亲照片,更创造了19个家庭重获团圆的温暖奇迹,让人看到了技术背后的温度。
除了立意新颖、内容扎实,《赢在AI+》的嘉宾阵容也非常硬核。节目不仅邀请了院士专家、行业领袖、知名投资人组成“AI智库团”,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创新项目提供专业建议。也和20多家投资机构代表组成“AI创投团”,从商业视角出发,评估项目的投资价值,为AI创业者提供一站式的帮扶。
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现场金句频出。他说:“AI不是一个简单地创造了所谓传统意义上的新赛道,AI事实上是在改变我们,甚至改变这个世界。我们不是简单地在选项目,我们要找到这个时代的特征,找到这个时代的精神,找到年轻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东西。”这些启发性极强的表达,也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对阿里云的正向联想,集体烙下了“AI就用阿里云”的心智认知。
02
以AI技术锚定传播焦点
收获曝光以外的长尾效应
经过品牌们节目营销狂轰滥炸的信息植入后,消费者对待植入广告也越来越漫不经心,原先屡试不爽的品牌植入、明星站台等方式越来越难以激起受众的注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不被注意的、被抵触的广告信息,效果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所以在选了调性高度契合的合作对象以后,阿里云也在迭代自己的合作方式。除了常规的口播、LOGO露出、桌牌露出、通道露出,以及在北京、杭州机场投放的线下广告以外,阿里云也结合“AI”这一焦点打造了很多定制化的传播内容,直观诠释了品牌在技术上的亮点。
一来,用智能体“AI小宝”打开沟通入口。
作为节目主持人陈伟鸿的“AI助理主持人”,AI小宝不仅能够与主持人及现场嘉宾实时互动、自然对话,更提前“预习”了节目背景、选手资料以及AI行业的前沿动态,为现场嘉宾和观众提供有力信息支持。
基于通义多模态大模型,结合通义语音实验室的端到端语音识别技术、新型语音合成技术,以及通义星尘的拟人角色扮演和专属知识库构建等AI技术,AI小宝被赋予了生动活泼、能说会道且俏皮灵动的特质,能够与主持人陈伟鸿默契配合,也为科技感极强的节目内容增添了一丝暖色。而TA独特的口头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也让观众对通义大模型的应用能力有了更加直观、具象的认知。
二来,以AIGC的舞台设计展示技术亮点。
在节目舞台设计方面,阿里云通义AIGC技术成果也实现了大规模落地应用。在观众席后方的主舞台大屏上,阿里云通义万相会基于节目组提供的文字描述,围绕每期“AI+”主题,自动生成一系列充满未来感的赛博朋克风格沉浸式视觉画面。其实早在之前春晚舞台上的《难忘今宵》节目中,就使用了阿里云通义万相的AI图像生成和风格化处理能力,利用AI将地标特征与传统花灯的艺术风格进行融合,生成了独特的图像作品。
而这一次的舞台部署,阿里云再一次为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虚实交融、科技感十足的视觉盛宴。
三来,用高质量的共创内容延展合作价值。
据了解,阿里云研究院还深度参与了节目的内容共建,会围绕医疗健康、智能办公、城市治理、教育教学、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结合对这些行业AI 应用创新案例的深度调研与专家访谈,编撰人工智能应用系列白皮书。 期待随着节目播出,阿里云这一系列的人工智能领域白皮书的发布,能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与前瞻性趋势研判,系统呈现AI技术在各垂直领域的落地路径及价值转化模式,为AI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提供参考。
四来,借场景化短片建立正向联想。
此外,阿里云也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赢在AI+》宣传片,由央视四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陈伟鸿、朱迅、尼格买提与王冰冰联袂出演。他们此次化身“AI体验官”,以真实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演绎人工智能如何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不得不说,能撬动央视四大知名主持一起参与宣传片的拍摄,也是一件很罕见的尝试。
整支宣传片紧扣“AI+生活”与“AI+工作”的多元应用场景,从智能办公到生活助手,全方位展现AI技术为社会带来的便捷与变革。而这些贴近用户、触达人心的产品与场景背后,正是阿里云云计算与通义大模型所提供的重要技术支撑。
写在最后:
在AI重塑各行各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借助AI重构产品逻辑与服务体验。从智能汽车到教育科技,从企业软件到移动应用,再到游戏娱乐,AI计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各个行业,激发创新潜能。
而阿里云作为全球少数几家既有自己的AI能力又有云计算业务的公司之一,也在致力于推动全球AI创新和生态繁荣。他们通过全栈创新全面升级了AI先进基础设施,实现通义大模型全尺寸、全模态开源及多场景的应用落地。也用自己的能力,支持AI创新创业者共同把握时代机遇。相信在这些领航者的带动下,“AI+云”的结构将对未来业务带来更高增长。
来源:品牌营销官